玩酷网

南宋的状元张孝祥一次借宿尼姑庵,看上一妙龄女尼陈妙常,写诗求爱,反被女尼回敬嘲讽

南宋的状元张孝祥一次借宿尼姑庵,看上一妙龄女尼陈妙常,写诗求爱,反被女尼回敬嘲讽。后来,女尼为爱还俗,报告官府,审判的竟是张孝祥,结果出人意料。 南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 年),张孝祥在殿试中脱颖而出,高中状元。 本来这一届的状元内定的是秦桧的孙子秦埙,可是在殿试中张孝祥策论、诗歌、书法都太引人注意,加上宋高宗赵构的一点小心思,于是张孝祥便击败了秦埙。 张孝祥作为新科三绝状元,风光一时无二,因此不少人向他抛出橄榄枝,秦桧的姻亲曹泳急不可耐地要把女儿嫁给他。 当时秦桧一党在朝中炙手可热,只要答应前途无可限量。可张孝祥十分有骨气,不仅严辞拒绝了这件好事,而且还上书为岳飞平反。 这事遭到了秦桧的记恨,于是便开始罗织罪名诬告张孝祥,使得他以状元的身份,只是出任临江小小县令一职。 张孝祥刚上任赶路途中累了,天色向晚,便借宿在一处幽静的尼姑庵中。 白日喧嚣散尽,万籁俱寂。张孝祥正要解衣安歇,一阵幽微的琴音忽如夜风般潜入窗棂,丝丝缕缕,缠绕住他心神。那琴声如泣如诉,仿佛藏了无限心事,在静夜里独自低回。 张孝祥不禁披衣而起,循着琴音穿过回廊。庭院中月光如水银泻地,一位妙龄女尼端坐石凳之上,纤纤十指在琴弦间流转。月光轻柔地拂过她如画的眉眼,胜雪的肌肤,整个人宛如月宫仙子误落凡尘,清冷得不染尘埃。 如此月下仙姿,令状元郎心神摇曳,脱口吟出两句诗:“有心归洛浦,无计到巫山。” 洛浦女神、巫山云雨,皆是男女情爱的千古隐喻。这诗句含蓄委婉,却分明道出了他心中涌动的倾慕与向往:“想要追求你,但不知道咋接近你”。 这位女尼法号妙常,原本是官宦家的闺女,从小身子弱,被父母送去青石镇女贞庵当尼姑。她不仅长得水灵,还爱读书写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少文人雅士都往庵里跑,想跟她搭话。 张孝祥的此番试探,在妙常眼中不过是又一幕寻常风景。 因此在听到张孝祥突如其来的表白,妙常只当他是浪荡子,便冷冰冰回了一阕词:“独坐黄昏谁是伴,一炉烟,闲来月下理琴弦,小神仙。” 意思就是:“我一心向佛,一个人弹琴抽烟挺自在,您别来凑热闹,更别用俗世情爱扰我清净!” 妙常说完继续低头拨弦,压根儿没把这状元郎当回事儿。 张孝祥听完愣了半天,自己作为新科状元,加上为朝廷硬刚秦桧的行为,得了不少人的赞誉,你这姑娘倒好,连正眼都不带瞧的。这份定力与清醒,反照得自己方才的唐突孟浪格外不合时宜。 张孝祥心中微惭,告罪一声,悄然退出了这方月光浸透的庭院。 后来张孝祥跟自己好友潘必正念叨这事,引得潘必正的好奇:还真是一位奇女子,您都被惨拒了还夸上了?我倒要去看看是个怎样的尼姑。 于是,潘必正也来到了尼姑庵,机缘巧合之下,他看到了陈妙常写的一首词:“松舍清灯闪闪,云堂钟鼓沉沉,黄昏独自展孤衾,未睡先愁不稳。一念静中思动,遍身欲火难禁,强将津液咽凡心,怎奈凡心转甚。” 这词句坦诚得令人心惊,将一位青春女子面对无边寂寥与身体苏醒时的苦闷挣扎,赤裸裸地呈现出来。原来那清冷如霜的外表下,竟也藏着一颗被凡俗欲念炙烤、几乎无法自持的心,让潘必正知道了陈妙常苦心维持的寂静表象之下萌动的凡心。 一来二去,妙常和潘必正擦出了火花,两人私定终身。 长久禁锢的心一旦尝到情爱的甘美,那青灯古佛的日子便再也无法忍受。老尼以庵规森严为由,强行将妙常囚禁起来,任凭潘必正如何哀求,也不肯放人。 潘必正心急如焚,走投无路之际,只得硬着头皮去找已是临江县令的好友张孝祥求助。张孝祥听闻事情始末,内心五味杂陈,可他心中并无怨怼,反而生出几分感慨与释然。 在得知好友无论如何都要娶陈妙常的情况下,张孝祥出了一个方法:就说陈妙常是他早年定亲的未婚妻,因为搬家才失散,如今因为缘分两人重逢,恳请官府做主,成全你们这段失而复得的姻缘。 后来张孝祥在审理此事时,对这一对鸳鸯说:“你们俩真有婚约?” 潘必正和陈妙常红着脸点头。 张孝祥哈哈一笑,提笔判道:“潘生除名,准予还俗;妙常脱籍,婚配自择。” 这短短数语,既道破了人性真情与戒律间的永恒矛盾,又以 “潘生除名” 的处罚维护了律法的尊严;最终以 “婚配自择”,将追寻幸福的权利,郑重交还给了当事人。 老百姓都说张孝祥这事办得漂亮,这段故事也成了当地一件美谈,后来还被文人写成了戏文。 而 “风流而不下流,正直而有温度” 的张孝祥出守六郡,都受到人们的敬重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