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又有大动作!8月12日,我国商务部发出通知,宣布暂时放过45家美国企业,这其中包括17家之前被拉进"黑名单"的企业,还有28家被限制出口的企业, 就说被限制出口的12家企业吧,大多干的是军工、通信、生物技术的“狠活儿”:比如BRINC无人机公司,专门给美国警方提供“安防监控”设备,之前被中国盯上,说它“危害国家安全”。 英斯图公司,搞侦察系统的,技术能直接用在战场上,还有基因测序巨头因美纳,之前因为“歧视中国客户”,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直接禁止对华出口。 再说那17家“黑名单”上的企业,更是“劣迹斑斑”,2025年4月,中国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直接禁止它们和中国企业做生意,连在华投资都被卡死。 结果不到4个月,这些企业突然被“暂时解禁”,商务部说,4月4号被拉黑的16家,先暂停制裁90天,4月9号被拉黑的1家,直接停止制裁,更绝的是,国内企业还能申请和它们做生意,只要合规就能批。 表面看,这是中国对中美经贸会谈的“诚意回应”,8月12号,中美联合声明说:中国暂停对美24%的加征关税,同时调整非关税反制措施;美国也同步暂停24%的对华关税。 但仔细一瞧,这“松绑”是有条件的——就90天期限,到期后是否续期,全看谈判结果。 说白了,这是中国给中美经贸关系按下的“暂停键”,一方面,通过暂停制裁释放善意,给双方谈判留点空间,另一方面,保留10%关税和部分出口管制,等于攥着“筹码”——如果美国在90天内不兑现承诺,中国随时能重启制裁,甚至加码。 对在华美企来说,这90天简直是“救命稻草”,比如被限制出口的无人机公司,原本订单积压、供应链断裂,现在能重新申请出口许可;被拉黑的投行,也能恢复和中国企业的并购合作。 但商务部明确警告:想交易?先过合规审查!比如两用物项,企业必须提交详细用途说明,证明不会用于“危害中国安全”的领域,比如别把芯片卖给台湾军方,别把基因测序技术用于生物武器研发。 有人说中国“怂了”,我看是“装傻充愣”,这45家企业里,有多少是“杀鸡儆猴”的典型?比如涉台军售的美企,中国早把它们的底细摸得透透的,暂停制裁90天,既给了美国台阶,又让它们知道“别得寸进尺”。 更关键的是,中国用这90天观察美国的诚意:如果美方真的放松AI芯片管制、恢复稀土供应,那后续谈判就好谈,如果继续玩“极限施压”,那90天后,中国分分钟能重启制裁,甚至加码。 对企业来说,这更是一场“合规考试”,过去靠钻空子赚钱的美企,现在必须老老实实提交用途说明、接受审查,这其实是在倒逼它们适应中国的“规则游戏”,毕竟,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谁先学会“带着镣铐跳舞”,谁就能活得更久。 这场90天的“松绑”,与其说是“缓和”,不如说是“新博弈的开始”,中国用行动告诉世界:经贸合作可以谈,但底线不能碰,筹码可以换,但主动权必须在自己手里,至于90天后是握手言和还是继续过招?且看美国怎么出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