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已接到命令”!消息人士: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将继续用强硬的言辞对美国进行威胁,因为目前的形势下,这种做法对俄罗斯方面最有利,并且是最安全的,一旦局势失控,克里姆林宫将会表示,一切都是梅德韦杰夫的个人言论…… 梅德韦杰夫他以前可是俄罗斯总统,形象还算温和,甚至有点亲西方的感觉,但这几年,他完全变了风格,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嘴上急先锋”。 每次西方有什么动作,比如制裁俄罗斯或者给乌克兰送武器,他准跳出来,警告西方别得寸进尺。 这种转变很难让人觉得是心血来潮,更可能的是,他在俄罗斯的整体策略里,被安排了个特殊任务:用狠话试探对手的底线,顺便给俄罗斯争取主动。 现在国际局势那么复杂,俄乌冲突还没消停,西方制裁一波接一波,俄罗斯压力山大,在这种时候,克里姆林宫需要有人站出来,告诉全世界:我们不是好欺负的。 梅德韦杰夫正好干这个活,他的高调发言,既能让西方国家感到忌惮,又能让国内民众觉得国家够硬气。 并且这种策略成本低,风险小,毕竟他不是最高决策人,他的狠话可以被解释成个人观点,如果哪天需要缓和关系,克里姆林宫完全可以说:“那只是他自己说的,不代表我们。” 在国际博弈里,嘴上功夫比真刀真枪要省事多了,梅德韦杰夫的强硬表态,看着吓人,其实更多是心理战,试探西方的反应。 梅德韦杰夫的发言,真的是他一个人的主意?估计没那么简单,俄罗斯的决策体系很集中,尤其现在这种高压环境,高层官员随便放话的可能性不大。 他的每一次狠话,背后多半有克里姆林宫的默许,甚至可能是精心设计,他就像个战略传声筒,把威胁放大,给俄罗斯在谈判桌上加筹码。 这种策略也不是没风险,梅德韦杰夫的狠话喊多了,西方可能会听腻,觉得又是“狼来了”,慢慢就不当回事了。 如果威胁老是停在嘴上,没实际行动,西方可能反过来利用这点,逼俄罗斯在某些问题上让步。 更麻烦的是如果局势真因为意外失控,他的言论可能被西方抓住,当成俄罗斯“挑衅”的证据,到时候克里姆林宫说“这是他个人观点”,能不能让国际社会买账,还真不好说。 在俄罗斯内部,梅德韦杰夫负责高调放狠话,而普京通常保持冷静理性的形象,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配合得挺默契。 这种搭配让俄罗斯既能在国际上保持强硬,又不至于让最高领导人直接陷进争议,可以说他的“强硬剧本”就是俄罗斯在复杂局势下的一种灵活应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