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湖南,小伙跟女友酒店开房,发现没带安全套,无奈之下,只能使用酒店房间收费的,花了15元。没想到,完事后,女友却发现,这只避孕套生产日期是5年前的,如今已过保质期2月。他们找酒店讨说法,要求赔偿1000元,酒店却反咬一口,说他们讹人。 “你们酒店卖过期安全套还有理了?”小徐对着酒店工作人员质问道,声音里满是愤怒和难以置信。前台工作人员听后的第一反应不是道歉,而是质疑:“你们是不是从垃圾桶里捡的,这该不会是你们自己带的吧?”这样的态度让小徐和女友既尴尬又愤怒。 这场争执很快从酒店前台升级到了市场监管部门。在当地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介入后,事情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执法人员对酒店房间进行了全面检查,奇怪的是,其他房间的同款避孕套都在保质期内,唯独小徐使用的这个独树一帜。 酒店方面坚称他们定期检查商品保质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疏漏。但小徐提供的消费凭证和过期安全套照片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 过期的食品都不要停止服用,更不要说是过期的安全套。“我们要求赔偿1000元过分吗?”小徐在调解时这样问道。最终,在舆论压力和执法部门的干预下,酒店承认管理疏漏,同意赔偿小徐1000元。 但令人费解的是,明明设置了层层把关机制,为何客房内仍会惊现过期商品?所谓的日常巡检究竟是真查实改,还是走过场做样子?更关键的是,旅客的切身健康权益究竟由谁来守护? 这起事件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有网友调侃:“酒店是把安全套当古董卖吗?”也有人严肃指出:“这不是15块钱的事,而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更有机智的网友算了一笔账:“过期5年还卖15块,这生意稳赚不赔啊。” 小徐的维权经历给所有人上了一课,消费权益无小事,敢于发声才能推动改变。酒店作为服务提供者,必须严守产品质量关,而不是出了问题就甩锅给消费者。法律不会纵容欺诈,正义也不会缺席。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今天你为15元较真,明天就可能避免更多人受害。” 信息来源: 潇湘晨报2022.5.27|《“赖我垃圾桶捡的!"17岁小伙买到过期避孕套,酒店:愿意赔偿》 文|何夕 编辑|史叔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