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在老家生活,就怕你“不走路”,也就是不随人情礼。我一个初中同学,他大学毕业后就留

在老家生活,就怕你“不走路”,也就是不随人情礼。我一个初中同学,他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上海工作了,一年回不了两三次家。结果他父亲去世,都没有多少人来“帮白事”,因为乡亲们说:“别人家有事你不去,现在你家父亲有事,我们自然也不会上赶着不去……”

是啊,农村人最注重礼尚往来,注重脸面。你平时不在家,别人红白喜事你不参加,不帮忙,可能连礼也不随,等你家有事了,别人凭什么上赶着去帮忙呢?巴结你吗?

其实,这事怪他,更怪他父母。因为他不在老家,平时谁家有啥事他不知道,没有回去帮忙,也没有随礼,这还可以理解。但是他爸妈还生活在老家,谁家有事,他们最起码替儿子礼到、人到吧?

可见,他爸妈也不怎么会“走路”。他们大概是觉得儿子有出息,以后就留在上海了,他们在家替儿子随人情礼,儿子结婚生孩子都是在外面,收不到礼钱,他们不是亏了吗?

结果就是这样的短见,坑了儿子,导致我这个同学给父亲办丧事的时候,不仅要跟人家让烟说好话,连没出五服的人他都得去赔笑脸……

最后帮忙的人还是不够,他花了几千块钱联系了殡葬公司,这才把他爸的丧事办的体体面面……

通过这件事,他长了教训,事后请跟自己同龄的,还有自己的爸爸辈,还有其他长辈吃了吃饭,解释一下这些年他工作忙,没顾上回来给各位帮忙,让他们别跟自己一般见识。

他也不敢提爸妈“不走路”,不随礼的事,提了人家更要讥讽他。不过私下里他跟老妈说好了,只要是没出五服的,还有跟他年纪一般大的人家有婚丧嫁娶、添孩子的事,让他 妈妈一定要留意着,别再落人话柄了……

他老妈也听劝,这几年在家没少替他随礼,他再回老家,主动跟他搭话的人也多起来了。

在城市生活,我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但是在老家生活,还是要讲究人情世故的。

毕竟人活着不能只活自己,而是活的一个人气儿,最基本的人情往来还是要走的……大家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