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股市如何分享“制造强国”红利?

8月5日,人民银行、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国家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进一步深入部署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重大任务。其中,资本市场服务关键核心技术企业、重点链主企业,加大优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安排更加清晰,将对股权投资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首先,进一步强化股市对关键核心技术企业的支持,包括股权融资和并购重组政策支持。

《意见》要求,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在全球竞争语境下,加大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服务器、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企业的支持力度,需要银行、投资机构、股票市场的梯次支持。科创板、创业板可以进一步完善IPO包容性制度安排,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开辟上市绿色通道。同时,已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吸收相关企业,也是重要选项。

鉴于我国上市公司群体的结构性特点,以并购重组、吸收合并、资产置换等方式解决一部分优质科技创新企业的上市融资需要,是很现实的途径,可以多采取此类方式。

《意见》还提出,加大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新产品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金融机构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从服务这些企业过程中获取应得收益;同时,政策上特别是监管考核上要加大对机构服务此类企业的包容度。对于此类企业独立上市或并入已上市公司,要加强投资价值引导,鼓励投资机构参与相关投资。同时,也要防止泡沫化炒作。

第二,全面提升股市对产业升级的功能性制度安排,促进产业-金融-科技良性循环。

《意见》提出,支持上市公司通过整体上市、定向增发、资产收购等形式进行行业整合和产业升级。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工艺、新场景、新模式结合,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拓展新的增长空间,也为投资者带来机遇。符合条件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企业,通过股票上市或资产并购,可以获得市场化的资产增值,有利于市场规模扩张和企业盈利增长。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定价机制、信息评估机制、风险吸收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管理风险和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更好发挥股市对产业升级支持,应当在上市审核、持续监管指标中纳入产业标准,在产业升级评价中加入资本市场或证券投资指标,使两者相互促进。

从投资机构建设而言,要鼓励长线投资、激励“耐心资本”。要深入落实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金、保险公司等长线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投资比重。

第三,完善股市开放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安排。

《意见》提出,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性,拓展高水平双向开放发展空间。这不仅指经常项目下的收支便利,也包括资本项目下的收支便利。要进一步扩大外资企业再投资免登记试点范围,便利外资企业开展境内股权投资;优化完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业务;可进一步完善QFII、RQFII、沪深港通等制度安排,扩大外资参与内地股市投资的便利度。要通盘考虑,完善资本项目收入使用负面清单,提升企业利用外资效率。

中国股市作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承担着重要的全球性资产定价职能,应当进一步畅通内外资互动的渠道,让外资充分认知中国资产价值,让中国资产充分体现全球价值。因此,放宽外资参与中国股市的便利度,同时一视同仁地、依法严格监管外资机构,中国股市的信任度、定价机制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中国股市服务“制造强国”战略,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力度就可以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