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不清了!”湖南,小伙跟女友酒店开房,发现没带避孕套,无奈之下,只能使用酒店房间收费的,花了15元。没想到,完事后,女友却发现,这只避孕套生产日期是5年前的,如今已过保质期2月。他们找酒店讨说法,要求赔偿1000元,酒店却反咬一口,说他们讹人。 会议室里,时间仿佛凝固了。那句“我们这边没有发现其他过期产品”,砸在了小刘心上。他手里那张举报单瞬间没了分量,在出汗的掌心被攥成一团。 小刘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眼前发黑。他百口莫辩,明明那只过期的避孕套就是从房间抽屉里拿的,十五块钱的支付记录也清清楚楚。可现在一切都变了,当时,小刘和女友小敏急着找地方住,顺手用了房间里明码标价的计生用品,谁知就用出了问题。 “你们睁大眼睛看看,生产日期2020年6月,保质期五年,现在都2025年8月了,过期了整整两个月!”小刘的质问里满是愤怒和后怕,他把拆开的包装袋和付款小票拍在桌上,觉得这就是铁证。 他面对的是一位西装笔挺、一脸不耐烦的酒店经理。对方的回应熟练而冷漠:“小伙子,我们酒店所有用品都是统一采购、统一管理,怎么可能过期?” 公式化地否认之后,经理话锋一转,开始攻击小刘的动机:“你说这是我们房间里的,有证据吗?谁知道是不是你自己带进来的!” 即使小刘亮出手机里显示着酒店名称的15元付款记录,经理的脸色也只是更难看了些,嘴上却依然强硬:“你少讹我!” “讹人”这个词,不只是否定事实,更是侮辱人格。它彻底点燃了小刘的怒火,也正是这两个字,让他下决心拨通了市场监管局的投诉热线,他原本以为那会是公正的代名词。 他们一丝不苟地检查了房间里所有同类用品。小刘和女友紧张地看着,期待能抓个现行。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重击:他们只能检验现场尚存的物品,结果自然是“没问题”。 这份客观严谨的官方调查,无意间让小刘的“孤证”显得更加孤立,反而像是在为酒店经理的嚣张“官方认证”。在信息不对等和证据随时会消失的现实面前,个体维权显得如此苍白。 小刘心里那杆秤也变了。起初他只要一个说法和道歉,现在,他更需要打赢一场名誉保卫战,当晚,他开辟了第二个战场,媒体。他把手里的“证据碎片”重新拼了起来:过期避孕套包装的高清照片、显示酒店名称的支付截图,还有证明自己入住的酒店前台录像片段。 他还向记者讲述了整个过程,最后几乎是哽咽着说:“我不是讹人,我只是想要个说法。我堂堂正正花钱住店,凭什么被当成骗子?” 这套组合拳的威力远超预期。新闻报道一出,迅速在社交平台发酵。事情的性质也从普通的消费纠纷,变成了一场关乎公共安全和知名连锁酒店信誉的舆论风暴。酒店官方微博的评论区很快被愤怒的网友“攻陷”,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 压垮酒店傲慢的最后一根稻草,不是监管部门的罚单,而是来自品牌总部的“灭火”指令。面对可能崩盘的品牌形象,连锁品牌方连夜开会,要求涉事门店不惜一切代价平息事态。到了这个地步,那个经理个人的面子和嘴硬,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已经微不足道。 第三天,小刘接到了酒店的电话。对方的态度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电话那头不再是质疑和指责,而是诚恳的道歉:“我们对此次事件深表歉意,经过内部核查,确实存在个别用品流通环节的失误。”为了表示诚意,酒店方主动提出一次性赔偿1000元,并公开致歉。 在长久的沉默后,小刘点了点头。这个结果或许并不完美,但他的清白,总算是在这场舆论的逆转战中得到了迟来的证明。 信源:潇湘晨报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