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眠门诊里,经常遇到类似患者。吴女士今年50岁,最近半年饱受失眠的困扰:晚上睡不踏实,躺下难入睡,夜里醒来频繁,再躺下很难睡回去,每天早上起来感觉精神疲惫,整日注意力难以集中。吴女士的问题是当下许多现代人的典型缩影。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越来越多人面临失眠、多梦、夜间频繁醒来的问题。如果长期漠视这些症状,不仅身体健康受损伤,免疫力下降,而且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也可能随之而来,甚至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更多隐患。

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助眠药缓解症状,下面介绍5款临床较为常用的、且副作用相对较小的助眠药,供大家参考:
一、佐匹克隆片
佐匹克隆是一种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尤其适合入睡困难者。但需注意的是,长期使用依然有一定依赖风险、停药后可能会出现反弹性失眠、口苦、口干等副作用,因此建议短期内服用效果较佳。
二、唑吡坦片
唑吡坦同样属于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对入睡困难效果突出,且次日的宿醉感较低。但要谨慎的是,个别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甚至梦游的情况,不适合长期服用,建议遵医嘱使用,不可盲目自行增加剂量。

三、艾司唑仑片
艾司唑仑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临床使用历史较长、安全性较好,对焦虑引起的失眠效果较满意。但长期服用可能产生耐药性和药物依赖,还伴有记忆力减退、头晕乏力、日间困倦的情况,短程使用并规范用药相对较好。
四、多塞平片
多塞平是一种镇静抗抑郁药物,对伴随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的失眠较为适合。但其常见副作用为口干、便秘、尿潴留、头晕,尤其老年人应剂量从小剂量开始尝试,逐渐调节到个体耐受范围内。

五、盐酸罗通定片
盐酸罗通定片(为药物名字,很多厂家生产,很多品牌,非广告)具有镇静和镇痛的双重作用,临床用来治疗失眠时疗效明确,尤其适用于入睡困难、多梦易醒者。整体而言,该药物不良反应较相对温和,耐受性相对较高,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基础疾病人群比较适合。然而需要特别提示的是,罗通定会对中枢神经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极少数患者服药后可能会轻微嗜睡和头晕,但发生概率较小,且程度轻微。有帕金森病史或症状的患者容易因此加重症状,临床医师明确提出此类患者要避免使用。

总而言之,每个人的失眠情况不同,药物选择也不尽相同。在选择药物治疗前,应详细咨询医生,综合自身的健康情况、睡眠问题的表现、有无慢性病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疗养方案,逐渐恢复健康的睡眠状态。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