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各国都在为“后俄罗斯”做准备!现在俄罗斯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了。 俄乌冲突持续三

各国都在为“后俄罗斯”做准备!现在俄罗斯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了。 俄乌冲突持续三年多,俄军消耗巨大,经济受西方制裁冲击严重,国际影响力大幅下滑。各国敏锐察觉到这一变化,纷纷提前布局,为 “后俄罗斯” 时代做准备。 欧洲国家动作最为明显。荷兰鹿特丹港这个欧洲最大港口,正在悄悄进行军事化改造。港务局不仅为美英加等国的军用运输船预留专用泊位,还和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制定了战时物资分流方案。这可不是临时应对,而是欧洲基础设施战时模式全面启动的信号。 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多次呼吁建立战时经济,如今这一口号正从纸面走向现实。德国新总理默茨同样走上强硬路线,不仅承诺向乌克兰提供无射程限制武器,还推动德国修宪,放松债务限制以扩大军费支出,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更是多次高调警告,欧洲应为与俄罗斯的全面战争做好准备。 欧洲这么做,可不只是防御。俄罗斯深陷乌克兰战场,军事与经济长期疲软,根本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欧洲摆明了是要趁俄罗斯病、要俄罗斯命。通过军援乌克兰让俄罗斯长期消耗,打着防御旗号重启军工体系,还动用金融与外交手段冻结俄外汇,孤立俄罗斯,终极目标就是压制俄罗斯,让其再无能力主导欧亚安全局势。 中国则在中亚加紧布局。中吉乌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条铁路起自中国新疆喀什,经吉尔吉斯斯坦进入乌兹别克斯坦,未来可向西亚、南亚延伸,联通亚太和欧洲,为欧亚运输提供新方案。这只是中国与中亚合作的一个缩影。 在哈萨克斯坦,中哈天然气管道平稳运行;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 1500 兆瓦燃气电站项目投产;在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三期工程正在建设。2023 年,中国同中亚五国贸易额接近 9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27.2%,创历史新高。中国与中亚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 “后俄罗斯” 时代的欧亚格局奠定了基础。 美国对俄战略也在调整。特朗普政府一改此前的缓和姿态,公开表达对普京的 “失望”,发出 50 天最后通牒,威胁若俄乌无法达成和平协议,就对俄罗斯及贸易伙伴征收 100% 的惩罚性关税。 同时启动 “北约埋单” 模式的武器输送机制,向乌克兰提供进攻性武器系统,让欧洲承担全部费用。美国这么做,一方面是战略欺诈失败后的应激反应,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军援绑定欧洲,巩固自身在北约的主导地位。 中东国家则在能源市场上寻求多元化。OPEC + 宣布 8 月份加速增产 54.8 万桶 / 天,为原定增产计划额的 4 倍。这一举措既受地缘局势影响,也反映出中东国家在 “后俄罗斯” 时代对全球能源市场的重新考量。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限后,中东国家希望通过增产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俄罗斯自身也在应对困境。内务部进行改革,剥离内卫军成立国家近卫军,强化内部安全。通过朝鲜援助缓解军事后勤压力,朝鲜 6 月向俄输送炮弹、弹药及 3 万后勤军事人员,极大缓解了俄军兵站压力。但经济制裁导致的能源出口结构调整仍在持续,俄罗斯正加速向亚洲市场转型。 各国为 “后俄罗斯” 做准备的背后,是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变化的深刻洞察。俄罗斯的衰落已是不争事实,各国都在抓住这个历史机遇,调整战略,抢占先机。未来的世界,将更加多元化、多极化,而 “后俄罗斯” 时代的序幕,已经悄然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