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对越反击战中,炊事员陶洪礼在送饭时,偶然撞见了一个越军哨所,打死越军哨兵后,他竟

对越反击战中,炊事员陶洪礼在送饭时,偶然撞见了一个越军哨所,打死越军哨兵后,他竟大摇大摆走了进去,越军还朝他敬礼。

1979年2月,中越边境的广西某地,炊事员陶洪礼正在野战炊事车旁忙碌,这位来自山东的老兵已经在部队服役8年,从新兵时就在炊事班干活,手艺在全团出了名。

那天下午4点,前线传来消息:某高地的一个连队已经连续作战16小时,急需热食补给,营长下令炊事班立即准备热饭送往前线,陶洪礼和19岁的新兵鲁阳俊主动请缨。

两人装好饭菜,每人背了20多斤重的保温饭盒,按照惯例,送饭人员也要携带武器防身,陶洪礼拿了一支冲锋枪,鲁阳俊背着步枪,两人沿着崎岖的山路向前线进发。

原定路线要绕行3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但侦察兵报告说有一条近路,只是需要经过敌军一个前哨阵地,考虑到战士们等着吃热饭,两人决定冒险走这条路。

傍晚6点半,利用暮色掩护,两人接近了越军哨所,这是一个临时设立的观察点,只有4—5名士兵。陶洪礼仔细观察地形后,决定从侧翼穿过。

就在两人即将通过哨所时,一名越军士兵发现了他们,由于光线昏暗,加上双方军装相似,那名士兵竟然以为是自己人,还举手打了个招呼。

这个误会给了两人宝贵的时间,他们加快脚步,几乎已经走出哨所范围,但就在这时,另一名越军士兵发现了什么异常,大声喊叫起来。

枪声随即响起,鲁阳俊在掩护陶洪礼撤退时,被一发子弹击中腰部,当场倒下,陶洪礼立即放下饭盒,端起冲锋枪开始反击。

这位平时看起来温和的炊事员,此刻展现出了老兵的战斗素质,他熟练地利用岩石掩护,同时观察敌人位置,原来炊事班虽然不在一线,但同样要参加射击训练。

战斗持续了大约20分钟,陶洪礼击毙了2名越军,其余敌人被迫撤退。但当他返回查看时,发现鲁阳俊已经牺牲,这个刚入伍不到一年的小兵,永远倒在了送饭的路上。

听到枪声的友军很快赶来支援,在大家的配合下,这个越军哨所被彻底清除,但对陶洪礼来说,失去战友的痛苦远大于战斗的胜利。

更让人感动的是,陶洪礼坚持要把饭菜送到前线。他说:“小鲁是为了送饭牺牲的,不能让他白死。”大家帮忙重新装好饭菜,继续向目的地前进。

当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前线时,已是晚上8点,那些疲惫不堪的战士们看到热饭,都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当他们得知为了这顿饭牺牲了一名炊事员时,现场一片沉默。

战后陶洪礼被评为战斗英雄,获得了二等功,但他从不愿意多谈这次经历,只说自己做了应该做的事,对于鲁阳俊的牺牲,他始终觉得愧疚。

这次事件也让部队对后勤人员的安全更加重视,从那以后给前线送饭的任务都由专门的运输小组负责,配备更好的武器和通信设备。

1980年春,陶洪礼退伍回到家乡,战友们以为他会利用英雄身份找个好工作,没想到他选择到县医院当炊事员,他说习惯了给人做饭,不想改行。

医院的同事们都知道他是战斗英雄,但陶洪礼从不主动提起战争经历,只有在清明节时,他会独自去烈士陵园看望鲁阳俊,带上一壶老家的小米酒。

多年后,有记者找到陶洪礼想采访他的英雄事迹,老人已经头发花白,但身体依然硬朗。

他们不追求轰轰烈烈,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要完成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