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打起来了,嗯,就是今天上午的事儿。
边境线上的第一枪,总是个说不清的糊涂账,是冲突的由头,也是日后互相扯皮的起点。
可当零星的枪声已经压不住场子,传说中的炮火也开始轰鸣时,再回过头去纠结“谁先开枪”,似乎就没什么意思了。
一场从互相指责到炮火相向的急速升级,正把泰国和柬埔寨的边境局势,拖入一个危险的漩涡。
这不最近泰柬边境就上演了这么一出,泰国军方24日一口咬定,是柬埔寨方面当天早上在争议地区先动的手。
谁知,柬埔寨国防部那边给出的剧本截然相反。
其发言人马莉淑洁达明确表示,是泰军首先发动武装攻击,柬军纯属自卫反击,而且还是在自家领土上,你看这“第一枪”的归属权,就这么成了一团迷雾,双方各执一词,外人谁也分不清。
不过眼下的麻烦比这大得多,枪声已经不算新闻,现在据传双方都动用了炮火。
一旦消息属实,这意味着冲突的性质彻底变了。
当炮弹呼啸而过,更大的危机已经摆在面前,那个最初的“第一枪”问题,也就自然地退居次席。
此刻一个更值得琢磨的问题浮出水面:炮弹背后,到底是谁真的想打仗,谁又盘算着,想趁着这片混乱,为自己捞取点什么好处,这些疑问远比枪声的源头更逼近真相的核心。
进一步看,冲突从冷枪升级为炮击,绝非士兵一时的头脑发热,背后必然有更高层级的意图在驱动。
是内部压力的对外转移,还是对争议地区志在必得的决心,这恐怕才是局势走向的关键。
局势骤然紧张,对当地乃至整个区域的安全都是一个巨大的警讯。
持续的对峙与摩擦,已经让国际社会捏了一把汗。
现在最要紧的,早已不是分辨谁对谁错,而是双方必须立刻停止一切军事行动,别让事态滑向彻底失控的深渊,否则最终承受代价的,只会是边境线上无辜的民众和本就脆弱的地区和平。
说到底唯一的出路还是坐下来谈。
军事冒险的尽头是什么,谁都清楚。
逞一时之快容易,可收拾烂摊子却难,只有通过协商,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方案,才是化解矛盾、避免灾难的唯一正途。
国际社会也理应加大斡旋力度,为双方降温创造条件,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关切。
只是在隆隆的炮声中,那些呼吁理性和平的声音,还有多大的穿透力?
这或许才是最大的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