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的可怕!”3月14日,浙江杭州一8岁岁男孩因不愿意做作业,被父亲带到乡下搬石头,从早上8点搬到下午4点,本想治治懒劲,结果人家连搬3天依旧干劲十足,最后老爸自己先懵了:这到底是谁教育谁? 3月14日,浙江杭州的一位爸爸因为儿子不爱写作业,想出了一个“教育”方案:带儿子到乡下工地搬石头。 他的初衷是让孩子体验一下体力劳动的辛苦,感受一下“干活”的痛苦,想着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明白,写作业其实是多么轻松的事情。 按照爸爸的计划,他想,应该不到两个小时,儿子就会喊累,痛苦不堪,最终会深刻反省自己每天对作业的抱怨。 可事情的发展远超他的预期:孩子不仅不觉得累,反而越干越有劲。 一天从早上8点干到下午4点,爸爸腰酸背痛,疲惫不堪,而儿子则依旧精力充沛,毫不示弱。第二天,第三天,孩子竟然主动要求去工地,哪怕下雨了,也披着雨衣照常去干活。 令人惊讶的是,这孩子竟然专注地将搬石头当作一项任务,他不仅思考着如何更有效地搬运石头,甚至用石头搭起了一个小塔。这孩子的认真劲儿让爸爸直呼自己都“扛不住”了! 直到孩子告诉他,搬石头是立竿见影的成果,堆好一堆石头就能看到成效;而写作业则不像这般,完成的感觉似乎遥不可及,永远没有尽头。 看到孩子这么积极,爸爸一时间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自己明明是想教训儿子,结果却被孩子“教育”了。于是,他拍下视频,发到网上,抱怨自己被逆袭的同时,也表示自己真是“彻底懵了”。 这个视频一上传,立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人说,这孩子耐力惊人,天生就适合干这类体力活;也有更多人开始反思,问题到底出在孩子身上,还是在我们的教育方式上? 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把写作业和搬石头做比较,未免有些抽象。孩子的世界是具象的,他们通过实际的感受来认识事物。 搬石头时,每搬一块石头,眼前就有一个成果,成就感是即时的;而作业的意义却得等待很久,甚至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后才见分晓。让孩子忍耐着等待这样漫长的回报,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挑战。 这位爸爸的“教育尝试”其实给我们上了一课:教育孩子并非一成不变,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和特点,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是尊重他们,理解他们,用耐心和智慧去引导,而不是单纯的压迫和强迫。
猜你喜欢
如何看待西方伪史论今天看到了黄河清教授答复唐际根教授的最新视频,为了证明金字塔
2025-07-24
奥卡姆剃刀
个人认为,这是目前全球建设的最宽、最漂亮、最养眼的城市大道。不能反驳,如有不同
2025-07-24
雅音绕梁风
柴桑大姐直播告诉大家,九一户里有乾坤,九一户里有秘密!大姐说:因为52的事情才
2025-07-24
静雅橘园染金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