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罕见“结盟”?中美联手“围剿”加拿大?世界全都傻眼了,刚刚还势不两立、博弈激烈的

罕见“结盟”?中美联手“围剿”加拿大?世界全都傻眼了,刚刚还势不两立、博弈激烈的中美二个大国居然在“围剿”加拿大这件事上选择了“结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最近世界舆论场有点炸锅了,因为大家突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中美这两个刚刚还剑拔弩张、到处博弈的大国,居然在“围剿”加拿大这件事上,呈现出罕见的“默契”。 不少人震惊地问:中美是不是突然结盟了? 其实,说白了,这压根不是什么“结盟”。中美之间的问题很多,不可能突然化敌为友。真正的问题出在加拿大自己身上,是它一连串“骚操作”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中美这次并不是“合伙对付”加拿大,而是加拿大在中美之间反复横跳,结果同时触怒了两个大国,落得个“左右夹击”的下场。 先说对中国这边,加拿大工业部长最近公开宣布,要求中国企业海康威视全面退出加拿大市场。 理由嘛,还是老一套,说什么“国家安全”,说到底就是打着安全的旗号搞经济打压。这套路和当年美国搞华为如出一辙,只不过这次换了个主角。 而中国方面的态度也很明确:不是你说“安全”就安全,这属于赤裸裸的打压,我们不会吃这个哑巴亏。中国驻加拿大使馆直接表态,必要时会采取反制措施。 从过去的经验看,中国说要反击,通常不会只是嘴上说说,真要动起手来,加拿大的出口产业肯定会感受到压力。 比如,中国要是限制进口加拿大的农产品,像龙虾、小麦、油菜籽这些,影响就不小了。这些可是加拿大重要的出口支柱,一旦市场被堵,很多农场主可就要发愁了。 本以为加拿大只是对中国“下手”,结果转头它又对美国搞事情了。加方宣布要对谷歌、亚马逊这些美企征收3%的数字服务税。美国这边立刻火冒三丈,说这完全是“赤裸裸的挑衅”。 这事你得分两头看。加拿大当然可以说自己是在维护“国家主权”,但美国的立场也很坚决:你敢加税,我就敢加倍反击。之前法国、英国想征这种税,美国都威胁要加征关税。现在轮到加拿大,美国当然也不会客气。 很多人觉得中美这回是不是“结盟”了,其实不然。中美之间各有各的算盘。中国打加拿大,是为了维护自家企业权益,不想让中国公司总被外国以“安全”名义驱逐。美国打加拿大,则是保护自家互联网巨头的市场份额,不希望别国动他们的钱袋子。 只是这两件事不巧都砸到了加拿大头上,就像一个人两边都挨了打,看起来像被合围了,实际上是两边都看他不顺眼。 更有意思的是,这两个打击还形成了某种“协同效应”。比如说,中国要是限制进口加拿大天然气,美国的页岩气就能趁机填补中国市场空缺;美国要是对加拿大某些产业加税,中国企业反而可能趁虚而入,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这就让加拿大腹背受敌,怎么退都难受。 加拿大这波操作,说白了是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中美的底线。 它一边想着抱美国大腿,就像很多西方国家一样,试图通过打压中国企业来表现自己的“忠诚”;另一边又想着表现自己“独立”,不做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于是对美国征税、对特朗普硬刚。结果两边都没讨好,反而把自己搞成了“夹心饼干”。 加拿大可能是看着印度左右逢源,以为自己也能玩“平衡术”。但问题是,印度靠的是13亿人口的大市场和区域强国的地位,而加拿大虽说资源丰富、制度成熟,但在大国面前,体量和话语权都不算大。 一旦你既得罪了第一,又惹怒了第二,那基本就没有什么缓冲地带可言了。中美虽然矛盾多,但在涉及自身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态度都很强硬。这时候你要是跳出来挑衅,那就是“自讨苦吃”。 目前看来,中方反制还在筹划中,美方的反击可能马上就到。加拿大最依赖的两个市场现在都开始对它发难,这种情况对它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 2023年,加拿大对美出口额超过6000亿加元,对中国出口额也在快速增长。一旦中美两个大市场同时收紧进口政策,加拿大的农产品、矿产、能源、制造业等行业都会受影响。 别忘了,加拿大国内经济本身就没那么稳,房地产泡沫、物价上涨、劳动力紧缺等问题早就存在。现在又加上一层“外部打击”,等于是火上浇油。 更关键的是,企业和民众才是真正的“接盘侠”。你政府在那边表演“强硬外交”,可企业的订单减少了,民众的就业不稳定了,到头来就是整个国家买单。 这次事件最值得反思的,其实是加拿大对自己角色的误判。 在中美博弈的大格局中,小国要生存、要发展,靠的是清晰的定位和稳定的外交策略,而不是今天“靠一边”、明天“秀独立”。这种两边跳的做法,极容易掉进两头都不信任你的尴尬境地。 如果加拿大能早点意识到:中美都不是能轻易挑战的对象,那很多问题其实都不会发生。就像现在这个状况,别人都没明说要联合你,但行动上一致对你动手,你连个缓冲的空间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