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泪目!2024年山东,儿子10多年前车祸去世,儿媳还跟别人跑了!78岁大爷独自抚

泪目!2024年山东,儿子10多年前车祸去世,儿媳还跟别人跑了!78岁大爷独自抚养孙子长大,如今孙子620分考上北京名校!为了给孙子凑学费,大爷把自己养了四五年的鸡拿出来卖,可生意并不好!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人泪流满面![凝视] 凌晨五点,山村还沉睡在黑暗中,78岁的黄老汉已经悄悄起床。昨夜的雨水积在院子里,他踮着脚走向鸡舍,将12只养了四年的老母鸡一只只装进竹笼。 这些鸡是他的“银行存款”,每只能卖120元。按他的计算,卖完这些鸡正好够孙子金羽一个学期的生活费。从村里到镇上要走三个小时山路,背着三十斤重的鸡笼,老人每走几百米就得停下歇息。 十三年前的车祸夺走了黄老汉的儿子,儿媳很快改嫁离开。从那时起,这个78岁的老人就独自承担起抚养孙子的重任。村里人劝他让孙子早点出去打工赚钱,老人却摇头拒绝。 “不读书就只能像我一样,一辈子靠天吃饭。”这是黄老汉常说的话。他宁愿自己苦一点,也要让孙子有机会走出大山。 金羽的“书房”简陋得让人心疼,书桌是两块木板搭成的,桌上最贵重的物品是一盏80元的太阳能台灯。遇到连续阴雨天,台灯没电了,他就搬着作业本到灶台边,借着火光写字。 高中三年,金羽每天要在崎岖山路上往返45公里。书包里装的永远是冷馒头和咸菜,有时候还能带上爷爷腌制的萝卜丝。同学们吃热腾腾的盒饭时,他总是默默啃着自己的干粮。 今年七月,高考成绩公布那天,金羽考了620分,被北京科技大学录取。消息传到村里,乡亲们都来祝贺,可黄老汉却高兴不起来。5460元的学费对这个家庭来说是天文数字。 老人翻出藏在米缸底下的存折,上面只有2340元,这是他多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全部积蓄。为了凑齐学费,他开始每天背着鸡笼往镇上跑,可生意并不好,三天只卖出四只鸡。 转机来得很突然,县电视台记者小张听说了这个故事,做了一期专题报道。节目播出后,北京科技大学主动联系黄老汉,为金羽办理了助学贷款。 临沂一位企业家看到新闻后,当即决定资助金羽四年的生活费。消息传来时,老人激动得一夜没睡,反复确认这不是在做梦。 现在的黄老汉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看着墙上贴的那张新照片。照片上的金羽穿着崭新的白衬衫,背着帆布书包,笑容格外灿烂。这是孙子18年来拍的第一张正式照片。 金羽到北京后,每周都会给爷爷打电话,他告诉爷爷,大学里有图书馆、有电脑房,还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老人听着听着就笑了,虽然很多名词他都听不懂,但能感受到孙子的快乐。 这个故事也影响了村里的其他孩子,原本打算辍学的小明、小丽和小强重新背起了书包。他们说,金羽哥哥能考上北京的大学,他们也要试试看。 村小学的张老师说,自从金羽考上大学后,村里孩子们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家长们也不再催着孩子早点出去打工。大家开始相信,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黄老汉决定把剩下的鸡继续养着,等孙子寒假回来时炖汤喝。他还计划着,等金羽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就把老房子好好修缮一下,让孙子带女朋友回家时不会觉得丢脸。 这个偏僻山村里走出的大学生,不仅改变了一个家庭的命运轨迹,也让整个村子的人重新审视教育的力量。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支持孩子继续读书,而不是急着让他们外出打工。 金羽的故事告诉我们,贫困可能会限制物质条件,但永远限制不了一个人向上的决心,当知识成为翅膀,再深的山沟也能飞出希望。 信源: 爷爷您放心!请小黄同学安心来北科大报到!—北京科技大学|2024—08—14 北京科技大学迎新网—绿色通道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09
用户10xxx09 34
2025-07-21 16:54
那些大学应该减少对外国学生的补贴,把钱救助那些上不起大学的孩子。他们将会是祖国的栋梁
用户17xxx83
用户17xxx83 20
2025-07-21 16:37
应社会救助之!这小孩可怜!
用户10xxx80
用户10xxx80 9
2025-07-21 19:14
每天往返45公里,不能住校么,时间浪费在路上。

万顷沙 回复 07-21 20:25
何不食肉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