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美西方敢扣押我们的人,我们也可以!7月17日,联合早报报道:富国银行美籍华裔高管

美西方敢扣押我们的人,我们也可以!7月17日,联合早报报道:富国银行美籍华裔高管赴中国被拒离境,传富国银行已暂停所有员工赴华。 最近出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说是美国富国银行的一位华裔高管去中国出差,结果回不去了,被“暂时限制离境”。这事一出,立马引起了不小的关注。美国那边急了,富国银行赶紧暂停了所有员工去中国的安排,还说他们正在通过“适当的渠道”协调,希望人能尽快回美国。 这位高管叫毛晨月,出生在上海,现在住在美国亚特兰大,是美国籍。你说一个高管来中国被“留”了,这事能是偶然的吗?关键就在于,这事发生的时间点太巧了——往前推个十来天,中国的一名工程师刚在意大利被扣。 我们不妨把时间线拉一下,看看前因后果。 7月初,一个叫徐泽伟的中国芯片工程师和老婆一起去意大利度蜜月,刚落地就被当地警察带走了。说是美国出面,让意大利抓人,说他“涉嫌偷窃疫苗数据”。 听起来挺严重对吧?可实际上,这哥们儿一直在上海搞的是汽车芯片研发,和疫苗八竿子打不着。律师现场就甩出证据,说那邮箱泄露案是几年前手机被偷导致的,和他本人的工作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事很快就引起了关注,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美国又来老套路了。不是第一次了,美国这几年抓中国科技人才已经有不少例子了。 他们的路数就是:先给人扣个帽子,比如“黑客”“间谍”之类的,然后让小弟国家下手抓人,最后再引渡到美国审。 其实,这套戏码咱们早见过了。还记得当年加拿大那边扣住华为的孟晚舟吗?理由听上去也是“合法合规”,可背后就是一出政治讹诈。 说白了,美国就是不想让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太快,尤其是在芯片、新能源、AI这些方面。 你看,刚刚中国芯片行业又有新突破,美国这边就急眼了。这次徐泽伟事件,不就是看中国搞汽车芯片搞得有声有色了,觉得威胁到他们了,就找个借口下手么? 但问题是,这种行为放在光天化日之下,已经越来越难忽悠人了。意大利那边照着美国的要求办事,结果反而把自己也搞得里外不是人。 所以毛晨月这事,一看就不是巧合。她在富国银行是高管级别的,而且银行最近风波也不少。之前才因为“虚假账户”事件被美国监管罚了好几亿,现在又碰上这么个节骨眼。 中国这边的意思很明确:你美国可以“依法”抓我的人,我当然也能按规则“留”你的人。这不叫对抗,这是对等原则。你有规矩,我也有规矩,大家别想只许你做不许我动。 更关键的是,这事其实传递出一个很强烈的信号:美国那套以“法治”包装的讹诈,中国已经不吃这套了。以前可能咱碍于关系、顾忌影响,还愿意忍让。 但现在,中美博弈早就进入深水区了,谁都不再装糊涂。美国只要敢动中国的人,中国就能对等出手,这一点,咱是讲明白了的。 说实话,美国现在的心态挺矛盾的。一方面怕中国追上甚至超越,一方面又舍不得放弃全球霸主的位置。可他们的做法却越来越不体面。搞科技竞争,本该在实验室比拼实力,结果他们非得在机场、在警局搞绑票,实在是掉价了点。 你想,一个真有料的“间谍”,会大大方方带着老婆去欧洲旅游?还查着米兰旅游攻略,带着行李全家出动?这不是间谍,这是正常人啊。 美国要真抓间谍,难道就不能找个更像回事儿的理由?现在这操作,连德国网友都看不下去了,说你抓人的理由也太“儿戏”了点。 美国的算盘也不难猜:抓个核心工程师,或许能打乱中国芯片公司项目的节奏,甚至还能套点技术。但现实是,你抓得了一个工程师,挡不住整个产业的进步。 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脚步,早就不是靠一个人撑起来的,是整个体系、整个产业链在发力。工程师被抓,中国芯片就停了?美国想得也太简单了。 反过来看,中国的回应虽然强硬,但非常有分寸。没有什么不讲理的做法,都是依规依法进行。外交部态度也一直很清楚:“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说白了,就是不怕事,但也不惹事。 其实美国人心里也清楚,他们自己也有把柄在中国手里。比如像稀土、电池正极材料这种高端制造必需品,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一旦中国限制出口,美国那边芯片、汽车、手机都要出问题。还有反倾销调查、限制某些美企进入市场,中国手里的牌可不少。这也是为啥美国现在一边嘴上硬气,一边背地里又怕中方真正反制。 更何况,中国也不是第一次应对这类情况了。从贸易战开始,中国就已经习惯了美方各种招数。 从加关税、限制技术出口、甚至拉盟友一起围堵,到现在这种“抓人打击核心人才”,美国的手段看上去多,其实就那几套。 如今看来,中国这次的操作,其实算是一次警告,也是一次提醒。告诉美国,你要再搞“科技绑架”,后果自负。中国不是当年的中国了,现在不管你换什么马甲、搞什么套路,该出手时就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