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到出路!”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德利亚金最近这句话,像块沉甸甸的石头砸在舆论场里。他直接点破西方对俄“大棋”的新套路——表面上俄扛住了制裁和军事压力,但西方根本没打算收手,正准备用“双线熬鹰”战术:一条线拖长冲突,另一条线在俄罗斯内部“找裂缝”,除非俄罗斯恢复所谓“国家地位”,否则没好日子过。
说白了,西方的算盘早从“速胜”变成“熬垮”了。去年俄乌冲突刚爆发时,欧美以为靠能源禁运、SWIFT剔除、武器援助就能三个月内让俄崩溃;结果俄靠能源转向亚洲、军工扩产顶住了。现在他们换招了——延长冲突拖垮俄经济,同时在俄内部挑事儿:支持反对派搞集会、给“非政府组织”塞钱、在国际场合拿“人权”“民主”说事,就为了让俄社会“自己生乱”。
德利亚金的话不是空穴来风。最近半年,俄罗斯国内确实冒出些不太平:远东地区抗议“伐木项目”的示威被西方媒体放大,莫斯科高校学生团体收到“匿名资助”搞讲座,甚至有议员在社交平台暗示“体制内腐败”——这些东西看着零散,凑起来就是西方擅长的“颜色革命”剧本。更绝的是,欧盟刚通过的“对俄新制裁”,明面上是禁奢侈品,实际是卡俄精英家族的海外资产;美国中情局前官员公开说“要让俄民众觉得政府没能力解决问题”,这哪是制裁,分明是“心理战+舆论战”组合拳。
俄罗斯也不是没准备。普京去年就签了“反外国干涉法”,今年又收紧非政府组织注册,连社交媒体都加了“反煽动”过滤。但麻烦的是,长期冲突确实累。俄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通胀率涨到7.8%,年轻人失业率偏高,加上西方媒体天天灌“战争拖垮经济”的鸡汤,部分民众确实开始焦虑——这时候要是再被内部“裂缝”一搅和,麻烦就大了。
其实德利亚金的“看不到出路”,本质是俄罗斯在跟西方的“耐力赛”里碰到的坎儿。西方要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俄罗斯要的是“挺到西方撑不住”。问题在于,这场“熬鹰”到底谁能笑到最后?是俄罗斯靠能源收入和中国等国的合作挺过寒冬,还是西方靠“软刀子”慢慢磨垮俄社会韧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