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开口要价4000亿,逼李在明中美二选一,中国造船业成靶心 当地时间7月15日,据韩国媒体报道,虽然韩国政府迫切想要在8月1日前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以避免美国最终对韩商品征收高关税,但由于美方在谈判中提出了让韩国“难以接受”的条件,目前双方的谈判仍未取得有效的进展。 按照韩媒的说法,美国在谈判中要求韩国开放农牧产品市场,废除包括严格的水果检疫条件等在内的壁垒,并要求韩国政府设立金额高达约4000亿美元的投资基金,供韩企在美投资使用,以支持重建美国制造业。 而4000亿美元相当于韩国年度国家预算的80%左右,这意味着如果同意美方的要求,那么韩国政府将会面临如何筹措资金的困境。 实事求是地说,特朗普对韩“狮子大开口”,除了想解决贸易逆差的问题外,大概率还想借此施压韩国一起遏制中国。 这并非空穴来风,早在7月11日的时候,韩国通商政策局局长张成吉就曾公开透露称,美国在与韩国的贸易谈判过程中提到,希望韩方能与美国一起在造船业等领域遏制中国。 至于特朗普为什么要直接点名造船业,主要还是因为中方如今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据了解,全球80%以上的干货船都是中企制造的,截至2024年1月,中国拥有的船只更是占全球商业船队的19%以上,并控制着95%的集装箱运输。 也正因如此,特朗普在开启第二任期后就一直宣称要“重振美国造船业”,以对抗中国在该领域的影响力。为此,2月份的时候,特朗普还公开表示,要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制造船只征收最高150万美元的所谓“附加服务费”。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在美韩谈判中抛出这个议题也就说得通了。 那对于美国的提议,李在明会接受吗? 客观地讲,韩国未来同意特朗普的要求,在某个领域给中方使绊子的可能性并不小。 李在明就职韩国总统后曾表示,他领导的政府会以牢固的韩美同盟为基础,深化韩美日三方协作,并争取尽快改善中韩、俄韩关系。 换言之,对于现在的韩国政府来说,维护韩美同盟的重要性依然要远远超过改善中韩关系。 另一方面,有韩国媒体透露,考虑到韩国国内近期“反华”呼声高涨、美国的看法等因素,李在明或将拒绝出席中方九月份的活动。 如果消息属实,那意味着李在明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未能摆脱历届韩国总统要看美国脸色行事的“惯例”。 鉴于此,未来一旦特朗普加大对韩施压力度,难保李在明不会同意美方联手遏华的要求。 当然,与韩国前任总统尹锡悦相比,就现阶段而言,李在明在外交上展现出来的态度还是相对务实的。 如果他能在不损坏中方利益的基础上,化解特朗普此次抛出的难题,那中韩关系可能会迎来一个新气象。#中韩##中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