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特朗普批准10枚导弹抵乌,泽连斯基高兴过头,火力对准中国?特朗普在短短数十个小时

特朗普批准10枚导弹抵乌,泽连斯基高兴过头,火力对准中国?特朗普在短短数十个小时之内又改变了自己对乌军援的态度,在宣布断绝一切对乌援助后,泽连斯基一通电话,又让特朗普回心转意,在最新有关于援乌的消息中,更是直接批准了10枚爱国者导弹运抵乌克兰。

今年3月,特朗普政府以“优先保障美国利益”为由,暂停了包括“爱国者”导弹在内的部分对乌军援,消息一出,乌克兰前线防空压力陡增,俄军趁机加大空袭力度,顿巴斯地区的电力设施和交通枢纽接连遭袭。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剧情突然反转。5月的一通电话里,泽连斯基不知用了什么话术,竟让特朗普改变主意,批准向乌克兰提供10套“爱国者”导弹系统,总价值约4亿美元。

这一转变背后,是多重因素的角力,乌克兰在6月发动的“蛛网”无人机特种作战取得奇效,117架无人机突袭俄境内机场,摧毁俄军41架军用飞机,其中包括多架战略轰炸机,这一胜利让美国看到乌克兰仍有反攻潜力,不愿过早放弃这个消耗俄罗斯的“棋子”。

还有就是北约内部的压力,德国、挪威等国明确表示,若美国持续断供,欧洲将自行组建“安全联盟”,这让特朗普不得不权衡“美国优先”与盟友关系的轻重。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决策始终绕不开国内政治算盘,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共和党内部对其“亲俄”的质疑声渐起,为了扭转形象,特朗普急需通过援乌行动证明自己“抗俄强硬”。

正如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的分析,特朗普此举既是向选民展示领导力,也是为军工复合体输送利益,一套“爱国者”系统价值25亿美元,10套订单背后是数百亿的产业链红利。

然而,泽连斯基在拿到美国武器后,却做出了让人意外的举动,6月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他突然指责中国“未能在俄乌冲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暗示中国对俄提供了“非致命性支持”。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与他此前多次呼吁中国参与和平谈判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更离谱的是,4月17日,泽连斯基竟公开宣称“掌握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的证据”,尽管这些所谓证据至今未被证实。

中国外交部迅速做出回应,用三句话直击要害:一是中方始终坚持中立立场,从未向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二是乌克兰自己也承认,俄军武器中不少零部件来自美西方;三是中方愿继续为推动和谈发挥建设性作用。这番回应有理有据,让泽连斯基的指控显得苍白无力。

事实上,中国一直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和平承诺,2025年2月的“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上,中方宣布提供10亿欧元人道主义援助,用于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而这些举措却被泽连斯基刻意忽视。

泽连斯基的突然“变脸”,背后是其复杂的战略考量,一方面,他试图通过对华施压,迫使中国改变中立立场,转而支持乌克兰,另一方面,这也是对美国的一种“政治献媚”。

特朗普政府一直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泽连斯基的指控恰好迎合了美国的地缘政治叙事,有助于巩固乌美关系,而泽连斯基的行为本质上是“以对华挑衅换取西方支持”,但这种短视的策略,很可能让乌克兰在战后重建中失去中国这个重要合作伙伴。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泽连斯基对西方的过度依赖,自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已接收超过500亿美元的西方援助,但这些援助往往附带苛刻条件。

此次美国提供的“爱国者”导弹,费用就需由北约国家分摊,德国、挪威等国被迫为美国军火商买单,这种“资源换武器”的模式,让乌克兰逐渐沦为西方地缘博弈的工具。

而泽连斯基对此似乎甘之如饴,甚至在与美国签署的矿产协议中,同意让美国企业参与乌克兰稀土开采,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引发乌国内民众的强烈不满。

当前的局势,折射出大国博弈的复杂图景,美国在俄乌问题上的反复无常,暴露了其“利益优先”的本质,需要时将乌克兰捧为“民主卫士”,不需要时就弃如敝屣,而泽连斯基的左右摇摆,则凸显了小国在大国夹缝中的生存困境。

至于中国,始终以负责任的态度推动和平进程,这场博弈的最终走向,或许将取决于各方能否超越短期利益,真正为地区和平与稳定着想。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26
用户10xxx26 2
2025-07-16 08:29
我们应该公开支持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