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德国人的一日三餐,才明白:为啥德国被称为“美食荒漠”? 如果谈到全世界的美食,那么法餐,中餐,意大利餐可谓是公认的世界三大菜系,而位于法国隔壁的德国,却很少人去谈论德国的美食。 主要原因是德国的美食比较单调,不如法餐丰富,更关键是口味也比如法餐,甚至连江西菜的烹饪方式都比德国菜更丰富。 天刚亮,德国人的餐桌就摆得满满当当。厚切黑麦面包抹上黄油,摞几片烟熏火腿或者奶酪,旁边还要放上酸黄瓜和蜂蜜。 最显眼的是那根胳膊粗的香肠,配着大杯黑咖啡直接灌下去。这阵仗看着像午餐,但德国人管这叫"能量炸弹早餐"。 在慕尼黑上班的汉娜说:"吃饱了才能顶住上午四个小时会议,法国人那牛角包两口就没了,不够用!" 中午十二点整,办公室立马飘肉香,食堂铁盘里十有八九是烤猪肘,巴掌厚的脆皮泛着油光,边上堆着水煮土豆和酸白菜。 柏林老字号餐馆的厨子告诉我:"德国人吃饭讲究听声,叉子切肉要嘎吱响,土豆泥要噗噗冒泡。"有人试过做鱼和鸡,结果顾客抱怨:"没嚼劲,吃着不带劲!" 太阳没下山,德国家家户户飘起面包香,这时候桌上见不着热菜,各种面包摆成拼盘:全麦的、裸麦的、撒芝麻的,掰开夹片火腿或者涂层奶酪就是一顿。 科隆的家庭主妇莉莎说:"开火煮汤?太耽误看电视了!"要是馋热乎的,街角面包房有刚出炉的扭结面包,买两个就着冰啤酒,五分钟解决战斗。 查数据更说明问题,德国人人均每年吃掉65公斤猪肉,把欧洲其他国家甩出几条街。 香肠更是国宝,登记在册的就有1000多种,光图林根烤肠每年卖出8亿根。但除了烤猪肘酸菜配香肠老三样,多数人根本分不清柏林白肠和巴伐利亚白肠有啥区别。 难怪游客打趣:"德国厨子把所有东西混在锅里炖。" 这饮食习惯还真有讲究。往早了说,北欧那个天寒地冻的地界,祖上没那么多新鲜瓜果,大块吃肉才能扛冻。 到现在,德国营养协会还规定早餐要占全天能量30%,午餐50%,晚餐只能占20%。 他们常吃的粗粮面包其实对身体很好,酸菜发酵的乳酸菌助消化,全是老祖宗在苦日子里摸索出来的智慧。 现在德国街头能找着米其林挂牌餐厅300多家,数量冲到全球前三。柏林新开的素食餐馆把土豆丸子雕成花,芦笋做出七种吃法。 法兰克福的厨师长说:"德国菜开始玩新花样,不用非得大块吃肉。"今年四月法兰克福美食展上,德国本地食材研发的新菜品比往年多了四成。 连锁快餐都跟风,麦当劳特别推出"芦笋季节汉堡",三周卖光200万个。 把德国叫"美食荒漠"其实不公平,当法国人用三小时享受五道菜时,德国工人靠一份烤猪肘在寒风中干活;当意大利人现摘番茄做披萨,德国主妇用酸菜把圆白菜存上大半年。 不同活法有不同吃法,能养活一方人的饮食都值得被尊重。 参考资料:德国饮食文化的地域性与时代演变——食品百科网
猜你喜欢
房子虽然比较破,但是这一桌美食的含金量属实是很高,足足十几盘子菜呢!
2025-07-06
曾奕迅说奇闻
真的是抵不过美食的诱惑
2025-06-22
艾合买提艾比拜说科技
这个是哪里的特色美食?有认识叫什么的吗?应该怎么做才好吃?
2025-07-12
耿智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