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年,曹操当上了兖州牧,立马给父亲曹嵩写信:“父亲,儿子出息了,您赶快来兖州享福吧。”曹嵩老爷子一听这消息,简直乐开了花!辛苦了一辈子,养的儿子出息了,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他高高兴兴地收拾家当,准备搬家。 但没想到,这一去,却是进了鬼门关。 曹嵩这搬家可不是一般规模,他把琅琊老家的金银细软、古玩珍奇都带走了,足足装了一百多辆大车!想想那场面,车队浩浩荡荡,尘土飞扬,每辆车都沉甸甸的,任谁看了都得感叹一句:“这曹家,太有钱了!” 曹嵩为啥这么有钱?他可不是靠种地。他亲爹是个普通小官,早死后,他又认了个有权有势的干爹——当朝大太监曹腾。靠着这层关系和自己的本事(当然主要靠花钱),曹嵩在官场平步青云。为升官快点,他直接花了一亿钱(天文数字!)买了个太尉的职位,相当于当时朝廷的“三公”之一,顶级高官。所以人家退休了,也绝对是顶级富豪。 他这辈子,除了花钱买官出名,宠儿子更是出了名的!儿子曹操年轻时候,那叫一个能惹祸。 比如在首都洛阳当官时,看大太监蹇硕的叔叔不爽,直接把人打死在街上! 后来又胆大包天,夜闯皇帝宠臣张让的宅子,差点被抓。 每次曹操闯下大祸,都是老爹曹嵩在后面拼命砸钱、四处托关系擦屁股,硬是把天大的祸事给摁了下来。在老爹心里,儿子最重要,钱和人脉都是为儿子铺路的工具。 所以当儿子曹操出息了,曹嵩也有一种苦尽甘来的幸福。从此就要享儿子的福了。 曹嵩搬家的豪华车队,一路朝着兖州前进。走到徐州地界时,情况引起了徐州牧陶谦的注意。陶谦以前跟曹操有过小摩擦,他心里有点发虚。 看到曹嵩这移动的金山路过自家地盘,陶谦觉得天大的拍马屁机会来了!只要把曹操的老爹伺候好了,攀上交情,以后不就稳了? 于是他大手一挥,派出手下都尉张闿(kǎi),带着几百名士兵,“热情周到”地护送曹嵩一家过境。陶谦想:“我这服务够到位吧?曹操得承我人情了!” 可惜,这个马屁结结实实拍在了马蹄上,甚至拍出了血光之灾! 张闿和他手下那些兵,本来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一路看着那一车车沉甸甸、金光闪闪的财宝,他们的眼睛都直了,贪婪的念头像毒草一样疯长。这哪里是护送?分明是押运着他们几辈子都挣不到的财富啊! 走到一个叫费县的地方,天晚了,曹嵩一家就在一个简陋的驿站歇脚。所有人都沉浸在快到兖州与儿子团聚的美梦和旅途的疲惫中,守卫也松懈了。 子夜时分,屠刀突然亮起! 张闿和他那群早已红了眼的士兵,突然撕下了“保镖”的面具,变成了凶狠的劫匪!他们拔出刀剑,疯狂地冲向毫无防备的曹家人。 灭门惨祸,无处可逃! 那一夜,成了人间炼狱! 曹嵩身边虽然有几个忠心仆人,但根本挡不住这群杀红眼的匪兵。慌乱中,已经年老的曹嵩,想翻墙逃跑,结果因为身体胖,卡在了墙洞里!进退不得。一群匪兵追上来,就在墙洞里,将这位曾经的太尉乱刀砍死!(真是无比憋屈的死法) 曹操的弟弟曹德反应快一点,藏进了一处房屋墙壁的夹层里,希望能躲过一劫。但匪兵们为了搜刮财宝,掘地三尺。最终,曹德也被搜出来,当场砍杀! 曹家上上下下,包括曹嵩的妻妾、其他家人,甚至连带仆人、随从,男女老少八十多口人,在这场有预谋的劫杀中,几乎全都被杀害!只有极个别人侥幸逃脱。 张闿带人抢走了大部分财物,随后带着这些血淋淋的财富,投奔了另一个大军阀袁术,跑得无影无踪。 当噩耗传到兖州曹操耳朵里,据说他当场就“啊!”一声大叫,悲痛得昏死过去!醒来后,巨大的悲伤瞬间化为冲天的怒火和刻骨的恨意。他咬碎钢牙,对天地发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陶谦老狗,我定要你血债血偿!要让整个徐州为我爹陪葬!” 曹操点齐大军,目标直指徐州!他根本不去分辨谁是凶手(张闿都跑了),直接就把所有怒火倾泻在陶谦和徐州百姓头上。他打出的旗号是找陶谦报仇,但行动却是无差别的屠杀! 曹军所到之处,城池被攻破,军民被屠戮。无论老弱妇孺,凡是有口气的,几乎都被杀死!史书记载其惨状用了四个字:“鸡犬亦尽”——连鸡和狗都没能幸免,这是何等的冷酷与灭绝人性! 徐州大地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原本富庶的徐州,被曹操的复仇之火烧成了焦土。 曹操的父亲被杀事件,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悲剧转折点,彻底塑造了他日后“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性格,更如同一面血腥的镜子,照出了东汉末年乱世中人性的贪婪、残暴与绝望。它告诉我们,任何悲剧的背后,往往是多重因素交织的恶果,而最终,苦果总由最脆弱的人吞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