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重磅发布:量化新规落地
最新消息,沪深交易所各自发布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指引,自2026年1月12日起实施。
新规要求存量投资者将在3个月内完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基本信息、资金信息、交易信息”等,尤其要对量化“高频交易”作为监管重点,具体报告包含以下5点
1、基本信息,比如投资者名称、券商客户编码、产品管理人等;
2、资金信息,比如资金规模及来源、杠杆资金规模及来源、杠杆率等;
3、交易信息,比如交易策略类型及主要内容、交易指令执行方式、最高申报速率、单日最高申报笔数等;
4、交易软件信息,包括软件名称及版本号、开发主体等;
5、交易所要求报告的其他信息。
点评:据沪深交易所发布的新规得知,主要目的是将沪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这样更有利后市量化监管。
新规给出3个月的过渡期,在这3个月期间要量化把相关信息给上报到交易所,交易所能更加精准的掌握量化具体情况,掌握详细信息之后才能更多的进行监管。
当然,此次量化新规,主要是重点对“高频交易行为”作为重点监管,毕竟量化交易金额大、交易速度快等特征,必然要监管高高频交易,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量化自律,更好保护投资者,更有利股票市场健康发展。
近期,交易所持续对量化出台新规,意味着量化要进行大改革,原因在于量化资金在A股市场活跃度高,也是一股对股票市场行情影响很大的力量。
比如市场和投资者常呼吁“取消量化”,实际就是量化在股票市场影响很大,常出现做空获利,已不被市场和投资者看好,所以呼吁取消量化的声音越来越浓。
但是,A股市场不可能取消量化的,只能出台一些新规定,对量化资金进行重点监管,这样有利市场,有利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