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小仙女”学校表白墙上抱怨,连连发问:“刚刚有三个男的在女生宿舍不知道修什么东西

“小仙女”学校表白墙上抱怨,连连发问:“刚刚有三个男的在女生宿舍不知道修什么东西,请问学校不知道是女生宿舍吗?一定是男的来修理吗?女的就没有会修理的?万一女生穿的少怎么办,找谁说去?不知道提前说一声吗?无语死了!” 沈阳一所高校的表白墙有点热闹。 起因是一位女生发了条消息,说学校派来修东西的是男修理工,她觉得男生进女生宿舍不太合适,字里行间透着不太满意。 这条消息一出来,底下就炸了锅,有同学直接回怼,说修东西找师傅本来就不分男女,宿舍里设备坏了总不能没人修,维权也得讲个道理,别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甚至有人嘲讽涉事女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小仙女”。 说起来,“小仙女”这词儿,以前听着是夸人,形容姑娘灵动可爱,可现在慢慢变了味儿,不少时候成了“女拳”的标签,指的是那些在性别问题上特别敏感,总爱揪着点事儿放大,甚至故意制造对立的女性。 这次沈阳高校这位,就被不少人归到了这类里。 无独有偶,山东淄博职业学院也出过一档子让人咋舌的事。 有个女生突然呼吸性碱中毒,急得打了120,结果宿舍值班的女生拦着不让医护人员进,就因为来的医生是男的。 不光这样,女生的舅舅赶过来想进去看看,也因为是男的被拦在了外面,后来那生病的女生说,学校那边找她,说正忙着“升本”,让她把发在网上的帖子删了。 记者去问学校,工作人员就说正在协调处理。 不光是跟修理工、医护人员打交道出问题,福建一所大学的事儿更让人哭笑不得。 一位女生不小心把手机弄丢了,里面还有不少照片资料,急得不行。 还好三个男同学散步的时候捡到了,一看是同学的,赶紧联系上送回了宿舍楼下。 女生挺客气,说请他们喝饮料表示感谢。三个男生也实在,就各拿了一瓶三块钱的饮料,加起来九块钱。 谁知道当天晚上,这三个男生就被挂到了学校表白墙上。 那女生发帖说,“想问问大家,男生从西操走到三组宿舍,能累到要喝三瓶500ml的饮料吗?”话里话外全是嘲讽,说他们“连喝带拿”,这不是钱的事儿,是人品有问题。 底下其他同学看不下去了,纷纷回帖说这女生做得太过分,人家拾金不昧还特意送过来,喝瓶几块钱的饮料怎么了,至于上纲上线吗? 可那女生一点不觉得自己错了,还回怼说,捡到东西本来就该还,不还试试?请喝饮料是情分,他们一次要三瓶,就是没脸没皮。 后来那三个男生也说了,其实一开始接到女生电话,对方说话就挺不客气的,命令似的让他们必须送回来,他们心里本来就有点不舒服,但还是给送了。 这些事儿凑到一块儿,就挺让人琢磨的。 按理说,关注性别问题不是坏事,追求平等也没毛病。 可现在有些人,好像把这事儿给搞偏了。 就像前面说的这些情况,修东西的师傅、救急的医生,人家是来解决问题的,非得以性别为借口拦着,这就有点过了。 就像大家说的,“小仙女”这个词变味儿,也是因为这类事儿多了。 本来是夸人的,现在一提,总让人想起那些不管不顾,只盯着性别不放,动不动就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甚至故意挑事儿制造对立的人。 这跟真正的争取平等根本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平等,应该是不管男女,都能在合理的范围内互相理解、互相配合,而不是拿着放大镜挑刺,把正常的事儿给搅得乱七八糟。 就像淄博的新闻事件,人命关天的时候,还在纠结医生是男是女,这要是耽误了救治,谁能负得起责任? 还有福建那三个男生,好心好意还手机,最后落得被挂墙嘲讽的下场,换谁心里能舒服?以后谁还敢做好事? 当然了,社会上确实还有性别歧视的问题,比如找工作的时候,有的单位就明着不要女生,还有的地方,女的干一样的活儿,拿的钱就是比男的少。 这些问题该重视,该解决,但解决这些问题,不是靠盯着修理工、医生的性别不放,也不是靠嘲讽做好事的人。 说到底,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在学校里也好,在社会上也罢,互相多一份理解,多一点体谅,别总把性别当成对立面,很多事儿可能就简单多了。 修东西的师傅按规矩办事,值班的同学分清轻重缓急,丢东西的同学懂得感恩,大家都实在点,哪来那么多没必要的纠纷呢?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