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上海,独居女子为了防止朋友向她借钱,选择在网上疯狂购物,前后花了200多万,甚至

上海,独居女子为了防止朋友向她借钱,选择在网上疯狂购物,前后花了200多万,甚至为了放货物,还专门租了个房子,她说这样花钱花得爽!网友:奇葩的人,奇葩的亲戚,没钱不借几个字很难说吗?

“这个钱放在那里也不安全,不如直接全花了,别人看到你买的东西,也就不会和你借钱了呀。”面对记者采访的时候,王阿姨给出了自己疯狂买买买的理由,而这一买就是200多万!

上海某小区楼道里,快递箱堆叠如山,堵住了半个消防通道,邻居李女士捏着鼻子抱怨:“这味儿夏天能熏死人,纸箱堆得走路都绊脚,说了多少回也没用!”

物业上门沟通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愣住了:66岁的王阿姨家中,快递箱层层叠叠,只留出窄窄的过道供人侧身挪动。她尴尬地搓着手:“实在没地方搁了,隔壁小区我还租了间房堆东西,一年租金就六万块。”

这些堆积如山的包裹里,保健品成箱未拆,黄金首饰在抽屉里蒙尘,各色“限量”纪念品如同废弃的砖石。两年间,王阿姨花掉了两百多万积蓄。

邻居们只道她购物成瘾,却不知这疯狂背后藏着更深的无奈。

王阿姨的女儿在国外定居,前几年卖了老房子,手头有了些积蓄。本以为能过个清静日子,亲戚们却像约好了似的轮番登门。

今天侄子买房要借钱,明天表姐家看病要周转。起初她还能硬着头皮推拒,可架不住人家带着礼物上门,软话一句接一句:“您一个人哪花得了这么多?帮衬亲人是本分啊。”

最让她喘不过气的是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开口就要借三十万,话里带着刺:“咱们是一家人,不借就是看不起人。”那一夜,王阿姨翻来覆去睡不着,借,怕血本无归,不借,脊梁骨要被闲话戳穿。

抱着“钱花光了总没人惦记”的念头,她点开了购物软件,保健品几十盒地囤,金镯子看顺眼就下单,纪念币成箱往家搬。付款时,她竟感到一丝报复般的快意:“钱在我手里,你们谁都别想惦记!”

当王阿姨的故事在网络传开,评论区炸开了锅。

有人痛心疾首:“‘不借’两个字烫嘴吗?花两百万买清净,这成本高得吓人!”也有人冷言嘲讽:“这些亲戚也是绝,专挑独居老人薅羊毛。”更多声音带着理解后的沉重:“老人怕的不是花钱,是撕破脸后那点人情都没了。”

传统观念里,亲戚间帮衬似乎天经地义。可当情分变成绳索,勒得人喘不过气时,亲情就成了最沉重的枷锁。

王阿姨最终清空了租来的房子,成堆的“战利品”被低价处理。她站在骤然空旷的房间里,脸上并无轻松。这场两百万的沉默抗争,终究未能替她说出那个“不”字。

当金钱成为衡量亲情的唯一砝码,所谓“帮衬”便成了一场温柔的掠夺。王阿姨用挥霍筑起的围墙,终究只是困住自己的牢笼。真正的老有所安,不是用金钱买断关系,而是拥有坦然拒绝的底气与自由。

当“不借”两个字需要花两百万才能说出口,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困住老人的到底是快递箱,还是别的什么?

消息来源:看看新闻Knews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