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关系从莫迪的身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一目了然。 莫迪刚上台的时候,对中国可谓"心生向往"。他多次访华,希望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吸引中国的投资。然而,现实很快给了莫迪当头一棒。 就在他64岁生日那天,我国领导人也来访问印度,两人还一起坐在秋千上拍了照。但就在同一时期,中印士兵在边境爆发对峙。莫迪意识到,和中国打交道没那么容易。 十年过去,如今的中印关系几乎面目全非。边境冲突愈演愈烈,差点擦枪走火。莫迪虽然在国内大权在握,但面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却显得有些无计可施。 印度想在南亚、印度洋称霸,甚至在更广阔的"全球南方"扮演领导者角色,但不管走到哪里,都发现中国比他先到一步。 即便莫迪想借助美国等西方大国制衡中国,但又不想变成他们的棋子,陷入围堵中国的泥潭。莫迪左右为难,进退维谷。 只不过,印度最近在上合组织会议上突然提出要"永久解决边界问题",言辞还颇为急切。这一反常举动,凸显了莫迪政府的焦虑。 一方面,中国这些年在边境地区的基建如火如荼,而印度却远远落后,再不通过谈判尽快确定边界,未来恐怕连谈判筹码都没了。 另一方面,莫迪在国内执政联盟并不稳固,急需在对华问题上展现强硬,以凝聚民族主义情绪,巩固自己的地位。 莫迪心里恐怕很清楚,面对不断拉大的实力差距,印度在边界问题上讨价还价的空间已经不多了。 想靠中国忙于应对美国"围追堵截"的机会,逼迫中国在边界画线时做出让步,无异于痴人说梦。 从这个意义上说,莫迪急切想要"永久解决边界问题",恰恰反映了印度战略自信的缺失。他们想把边界问题当作牵制中国的"利器",殊不知这把刀早已刃口崩钝。 反倒是中国,从容不迫,大局在握。边界问题悬而未决,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个"抓手",限制印度的战略活动空间。 毕竟对印度而言,边境争端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消耗着印度的注意力和资源。莫迪再怎么折腾,也很难从中国手里"啃下"什么好处。 所以面对莫迪的急切,中国大可不必慌张。像老祖宗说的,"以大事小以仁,以小事大以智"。 在通往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需要历史的耐心和战略的清醒。除非印度愿意做出真正的让步,否则静观其变就好。 牌,中国还多着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