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高志凯线”不仅警示印度人,更让许多国人明白一个道理:外蒙古、越南和朝鲜半岛只能

“高志凯线”不仅警示印度人,更让许多国人明白一个道理:外蒙古、越南和朝鲜半岛只能是历史了! 前段时间,学者高志凯先生在印度一档节目中提出,既然你们要以“麦克马洪线”为界,那我们也可以主张以恒河为界——自此,“高志凯线”走红网络! 所谓 “麦克马洪线”,本质是 1914 年英国殖民者在西姆拉会议上单方面炮制的产物。当时英国为了扩张在南亚的势力范围,背着中国政府与西藏地方代表秘密划界,将藏南地区约 9 万平方公里土地划归英属印度。 这条线既未得到中国历届政府承认,也缺乏国际法依据,却被印度独立后奉为 “法理依据”,甚至在 1954 年单方面将藏南地区命名为 “阿鲁纳恰尔邦”,试图造成既成事实。 既然印度坚持用殖民时代的划线逻辑来主张领土,那中国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回敬。 恒河发源于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历史上大唐王玄策曾率军打到恒河流域,莫卧儿帝国时期恒河以北也长期与中原王朝存在文化和政治联系。 若按印度的 “麦克马洪线” 逻辑,中国完全有理由主张恒河以北领土,甚至将这条线命名为 “高志凯线”。这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策略,直接戳破了印度的伪历史叙事。 “高志凯线” 的走红,让许多国人重新审视近代中国的领土变迁。外蒙古在 1945 年通过所谓 “公投” 独立,背后是苏联的强权干预。 越南在 1979 年边境冲突后仍占据部分中国领土;朝鲜半岛则因冷战格局形成分裂现状。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本质上都是殖民主义和大国博弈的产物。 但历史无法倒流。外蒙古早已成为联合国承认的主权国家,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虽强硬但未突破底线,朝鲜半岛的统一进程受制于地缘政治现实。 高志凯线的意义,不在于真的主张恒河以北领土,而在于揭示一个残酷事实:当一个国家积贫积弱时,领土主权往往成为列强砧板上的鱼肉。 正如麦克马洪线的诞生,本质是英国对中国虚弱的趁火打劫;而高志凯线的提出,则是中国国力提升后对历史不公的有力回击。 面对印度的领土诉求,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外交部多次强调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主张在 “双轨机制” 框架下管控分歧。这种理性态度背后,是对国家实力的自信。 高志凯线的价值,在于打破了印度的议题陷阱。当印度纠缠于 “麦克马洪线” 时,中国完全可以用同样的逻辑反制,甚至提出更具历史依据的主张。 这种主动出击的策略,既彰显了维护主权的决心,也为未来谈判预留了空间。正如高志凯所说:“我们不是要领土扩张,而是要让印度明白,无理取闹的时代已经结束。” 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领土争端的解决早已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中国通过 “一带一路” 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用高铁、港口等基础设施编织利益共同体,这种 “以发展促和平” 的思路,远比殖民时代的划线游戏更具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