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莆田市北岸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一篇慰问宣传文章在网络引发广泛关注和争议。 据该慰问宣传文章内容显示,学校慰问团队前往一名“贫困生”家中,为其送上书包、被子等慰问物品。然而,文章中所配图片却显示,该学生家中装修豪华,还设有旋转楼梯,这一情况与大众认知中的“贫困生家庭”形象形成强烈反差,瞬间引发网友质疑,纷纷对学校贫困生评定标准提出疑问。 针对此事件,极目新闻记者展开了原创采访。7月2日,北岸经济开发区实验小学工作人员向媒体明确回应,该受助学生并非贫困生,而是一名特殊学生。校方工作人员表示,此次争议源于宣传文章撰写环节出现失误,没有准确表述受助学生的真实情况,目前学校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将对宣传文章进行修改完善。 虽然校方及时做出了回应,但此次事件依然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贫困生资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教育公平以及困难学生能否得到切实帮助。此次莆田这所小学的慰问宣传乌龙事件,也给其他学校敲响了警钟,在进行各类宣传报道时,应严格审核内容,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因信息错误而误导公众,引发不必要的争议。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进一步完善特殊学生帮扶政策的宣传工作,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关爱行动,增进对教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