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马斯克再次“疯狂”:他的办公室搭起了大大小小的帐篷,里面住的是每一位跟随他的员工

马斯克再次“疯狂”:他的办公室搭起了大大小小的帐篷,里面住的是每一位跟随他的员工,马斯克从白宫离开后,便投入疯狂的加班模式。 他曾站在白宫的权力中枢,挥舞着“效率革命”的大旗,如今却在办公室角落里支起帐篷,睡在地板上,与员工一起熬夜冲刺AI系统。 2025年6月,马斯克带着满身政治尘土,悄然从华盛顿“退场”回到科技圈,这次他不是为了造火箭,也不是造车,而是带着xAI团队冲刺下一代大模型Grok 4。 帐篷、睡袋、速食咖啡,还有一群“愿意陪他疯”的工程师,构成了硅谷最矛盾的画面:一个刚从白宫出来的亿万富翁,窝在帆布帐篷里写代码。 早在2025年1月马斯克以特朗普最大金主的身份(捐款2.9亿美元)正式出任“政府效率部”部长,手握改革权,喊出要削减2万亿美元的联邦浪费开支,誓言“用硅谷速度重构联邦政府”。 但现实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根据《纽约时报》统计,马斯克上任不到五个月,仅削减1750亿美元,连原目标的10%都没完成,却造成26万名公务员下岗。 更荒唐的是,社保局系统在被AI“优化”后,竟给200岁“老人”发放退休金,引发全国舆论嘲讽,美国民众直接在X平台上开了话题:“马斯克最懂编程,却最不懂人。” 最致命的不是失业人数,而是马斯克严重低估了体制的惯性,他擅自裁撤国务院和五角大楼的部分人员编制,直接激怒了国务卿鲁比奥和财长贝森特。 两人在国会听证会上公开指责马斯克“目中无人”,甚至有白宫员工向《华盛顿邮报》爆料,马斯克在办公室被当众怒骂“你这是在玩公司,不是在治国”。 马斯克的理念注定与特朗普格格不,一个信奉“全球化合作、资本自由流动”,另一个高喊“美国优先、制造回流”,两人原本的“蜜月期”在2025年3月被一纸关税政策打破。 特朗普突然宣布对全球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马斯克提前仅3小时才收到通知,结果是灾难性的。 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美国的通道被封,欧盟立刻反击,对中国电动车加征35%关税,连带打击特斯拉柏林工厂,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份额一夜暴跌至12%,被比亚迪和小米赶超,印度建厂、星链服务器迁往新加坡的“去美国化”计划,被迫提前启动。 马斯克不是没反抗,他在社交平台上公开发文:“这不是合作,是自杀。”但回应他的,是白宫的沉默和市场的抛售。 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净利润暴跌71%,全球交付量下滑13%,而在美国高校,已有327所大学发起“抵制马斯克”运动,抗议其操控政府、破坏社会公平,他的政治身份,反噬了他的商业帝国。 终于在2025年5月30日,白宫为马斯克举行了一场“非公开欢送会”,本应是体面告别,却演变成一场羞辱。 特朗普当面质疑马斯克推荐的NASA局长人选为贾里德·艾萨克曼(曾捐款民主党),当场表示:“你确定这个人不会背叛我们?”马斯克试图辩护却换来一句冷嘲热讽:“你还是不懂政治。” 当天艾萨克曼的提名被紧急撤回,而随后几天双方在社交媒体和媒体采访中展开激烈互撕:硅谷最狂的工程师,终于撞上了政治最硬的墙。 离开权力中心的马斯克,选择用技术“疗伤”,2025年6月底,他在xAI位于旧金山的办公室里,亲手搭起了几十顶帐篷,带领数百名工程师冲刺Grok 4发布。 在这个阶段马斯克亲自住进办公室,每晚只睡三小时,白天主导模型优化,他要求团队“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前,完成发布”,这不是简单的加班,是一场“自我救赎式的疯狂”。 可问题是即便Grok 4技术再强,又能改变什么? 特斯拉的市值已蒸发24%,被投资银行列入“高风险公司”,SpaceX星舰两次试射失败,NASA传出暂停合作意向,美国军方虽然暂时保留了120亿美元的国防合同,但明确表示“将评估长期合作模式”。 硅谷人尊敬马斯克的技术天赋,但不再盲信他的决策判断,华尔街开始质疑他是否已“过度分散精力”。 而民主党则乘势拉拢前NASA高管、推动限制“科技巨头干政”的法案,再一次将马斯克推入政治旋涡。 哈佛政治学教授曼斯说得很直白:“资本可以买到权力入场券,但买不到合法性。马斯克的效率思维,碰上了联邦体制的钢筋混凝土,注定撞得头破血流。” 马斯克曾说:“我宁愿在火星上死,也不想在地球上老去。”如今看来火星或许真比华盛顿容易搞定,政治不是算法能解的方程,权力不是代码能优化的系统。 他以为可以用“工程师逻辑”改造政府,却忽略了权力之间的博弈远比公司复杂,而他的失败也再次验证了一个铁律,那就是技术天才未必能成为政治强人,更不能无视制度的边界。 马斯克这场政治实验,最终以26万人失业、企业暴跌、市值缩水告终,他曾试图用商业逻辑重塑国家治理,却被现实打得体无完肤。 参考资料: 马斯克宣布 7 月 4 日后发布 Grok 4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