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内需不足的问题,在我身上得到了真实体现。以前月薪两万时,花一万也不心疼,换手机、买东西根本不用多想。现在收入降到六千,就算有500元国补,也舍不得换新手机了,旧手机修修补补继续用。这不是我的个例,应该是很多人共同的困境。 收入不稳定,让我不敢,也没心情去消费了,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非必要开支能省则省。这种情况在教培、金融、互联网等行业尤为普遍,大量原本敢消费的人正在退回生存型消费。 谨慎消费、储蓄是无奈的选择。我坚持用已经用了三年的旧手机,不是不需要新的,而是要为房贷、医疗等刚性支出考虑。这几年全国居民存款持续增加,说明这种“有没有钱都不敢花”的心态已成社会常态。 消费刺激政策效果有限,500元购机补贴看似不错,但面对收入下滑的现实,这点优惠根本抵消不了没钱的焦虑。越来越多的人从中产滑向低收入群体。 拉内需的关键,是要解决收入不稳、保障不足的核心问题,让老百姓对未来有信心,否则,内需不足的困局恐怕仍将持续。 我的感悟: 曾经听过一句话:"成年人的底气是卡里有钱、手机有电、汽车有油、家里有矿。"成年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经,稍不留意,都会觉得人生很难。 没钱的日子寸步难行,所以存钱是成年人必须学会的一门生存技能,而提前规划,做好资金储备是为你将来的不时之需做将备,当你有急需时,你才不会手足无措,慌了神。 你们怎么看呢?说说你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