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若宇宙从未诞生人类,“域中有四大”是否依然成立?答案是:宇宙法则永恒存在,而承载

若宇宙从未诞生人类,“域中有四大”是否依然成立?答案是:宇宙法则永恒存在,而承载概念的“名”:道、天、地、人则不可能有——这恰好印证了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哲学洞见。 “域中有四大”并不是宇宙本质,只是个“名”,这一点老子讲的很清楚: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寰),逝(寰)曰远(德),远(德)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 道:终极法则(自然) 天:宇宙运行法则 地:生态演化法则 人:社会治理法则 一句话总结:“道、天、地、人”是为了理解宇宙规律创造的符号工具,是逻辑世界的认知模型,是客观宇宙的主观镜像。也就是说:“有物混成”和“道天地人”,是硬币的两面,是一正一反、一阳一阴、一无一有的关系。 就像物理学概念,即便没有“引力”这个名称,天体间的相互作用依然遵循平方反比定律。名称只是对实在的次级描述,当人类消失,这些名相随之消散,却无损规律本体。 “人”在“四大”中的真正价值,并非命名者身份,而是唯一能主动认知规律的载体。正如望远镜发明前星辰已存在,但人类观测赋予其意义;即便无人存在,“四大”法则仍构筑宇宙秩序,而人类的独特性在于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认知链条,让规律从自然状态演变为主观表达。 宇宙寂静处,法则永流传。老子的“四大”论,本质是穿透名相迷雾,直指规律永恒与认知局限的哲学真相——这既是对科学本质的超前洞察,也是留给人类最清醒的智慧箴言。 现代学科的认知体系,已经为理解《道德经》特别是第25章提供了系统的认知工具,如果再在迷雾中打转,真的说不过去了。 如果看不懂本文或对《道德经》一知半解者,不要在我文章的评论区胡扯。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06
用户16xxx06 1
2025-07-15 22:41
天地人都是不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人之间有引力和斥力,二都相互依存和转换。天、地、物都是如此。 作用(付出、因)与反作用(回报、果),做好(强)自己。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多善出少入积德。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还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