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王女士可真是经历了一场惊险大戏!她刚收到389万卖房款,就接到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平台人员,说王女士开通付费功能要扣钱。王女士慌了神,按对方指示操作,手机都开始不受控。好在民警林勇接到反诈预警,火速赶到王女士家,拔卡、断网、冻结账户,短短几十秒就保住了这笔巨款。这过程紧张刺激,王女士差点就损失惨重,还好有民警及时出手。
据2025年5月23日农林卫视报道,南京的王女士最近可算是大富大贵了一回,她刚刚把房子卖了,389万的房款稳稳地打进了她的账户。
这钱一到手,王女士心里那叫一个美,正琢磨着怎么好好规划这笔钱呢,意外就来了。
那天,王女士正坐在家里,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个陌生号码。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自称是某平台工作人员的声音,对方语气严肃地说:王女士,您在我们平台开通了一个付费功能,每个月会自动扣除一大笔费用,您看这事怎么处理?
王女士一听,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她压根不记得自己开过什么付费功能。
“我没开过,这怎么回事,你们赶紧给我关了!”王女士着急地说道。
对方却表示关闭这个功能很麻烦,需要王女士配合操作,不然钱会一直扣下去。
王女士一听更慌了,她生怕自己的钱就这么没了,赶紧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起来。
在对方的引导下,王女士在手机屏幕上点来点去,可她越操作越觉得不对劲,手机好像有点不受控制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原来是民警林勇赶到了。
原来,民警林勇接到了反诈预警系统发出的警报,显示王女士可能正在遭遇电信诈骗。
他心急如焚,一路飞奔到王女士家。一进门,他立刻让王女士停止操作,迅速拔掉手机卡、切断网络,同时联系银行冻结了王女士的账户。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几十秒就完成了。
王女士这才缓过神来,后怕不已。她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要不是您来得及时,我这389万可就打水漂了!
林勇笑着安慰她: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可得多留个心眼,别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话。
事后,王女士回想起整个过程,还是心有余悸。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收到卖房款,就差点遭遇这样的骗局。
她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身边的朋友,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千万别像她一样差点上当受骗。
而民警林勇也借此机会,在社区里开展了一场反诈宣传活动,给大家讲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防范方法。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避免遭受类似的损失。
一、在这起事件中,冒充平台人员给王女士打电话的人,其行为已涉嫌触犯诈骗相关法律。
从主观方面来看,诈骗方具有非法占有王女士财产的目的,其通过虚构王女士开通付费功能需扣费这一事实。
意图让王女士陷入错误认识,进而处分自己的财产,这符合诈骗罪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要件。
从客观方面来说,诈骗方实施了欺骗行为,即虚构平台扣费情况,并诱导王女士进行操作。
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虽然此次诈骗未遂,但诈骗方一旦得逞,389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将面临极其严厉的刑罚。
即便未遂,根据法律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依然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王女士在整个事件中属于受害者,但她的行为也反映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点。
王女士在接到陌生电话后,没有进行充分的核实,就轻易相信了对方的话,并按照对方指示操作手机,这反映出她在防范诈骗意识上存在不足。
虽然王女士没有主观上实施违法行为,但她的行为也差点导致财产损失。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涉及财产等重要事项的陌生电话或信息,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切勿随意按照他人指示操作。
对于自称平台人员的电话,应直接拨打该平台官方客服电话进行确认,而不是轻信来电号码。
三、民警林勇在接到反诈预警后,迅速采取行动,包括拔卡、断网、冻结账户等措施,成功保住了王女士的财产。民警的这一系列行为是依法履行职责的体现。
根据《人民警察法》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民警在面对可能发生的诈骗案件时,及时介入并采取有效措施,不仅保护了王女士的财产安全,也维护了社会的治安秩序,彰显了法律的威严和公信力。
这起事件中,诈骗方的行为涉嫌诈骗罪,虽未遂但仍需承担法律责任;王女士需增强防范意识;而民警的及时行动则体现了法律对公民财产安全的保护。
这起事件虽然惊险,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民警的高效和专业,以及反诈宣传的重要性。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电信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每个人都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守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