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一天,妻子问左宗棠:“你每年收入多少两银子。”左宗棠回答:“40000两白银!”

一天,妻子问左宗棠:“你每年收入多少两银子。”左宗棠回答:“40000两白银!”妻子大怒:“每年四万两银子,怎么每月只给家用200两?难道养了外室?你的钱都花哪里去了?” “我都是为了国家大事,你休要纠缠,200两够全家吃喝,没什么可抱怨的。” 左宗棠对银两一事不太在意,可是妻子周诒端不得不追问,左宗棠的做到封疆大吏,朝堂上的肱骨之臣,每个月只给家里拿回去200两,实在是太奇怪了。 看看左宗棠的同僚,家里古玩字画琳琅满目,雕梁画栋尽显奢华,若说这些人是贪官污吏,钱财来路不明,可是还有那些清正廉洁的官员,过得也是体面宽裕。 而左宗棠身居高位,平日里都是粗布麻衣见客,只有一身朝廷发的官服最值钱,住的房子也是老家旧宅,还是周诒端祖辈传下来的。 左宗棠出身贫寒,但多年为官,不可能一点儿积蓄都没有,把生活过到如此清贫的地步,更是令人惊奇。 左宗棠曾经给周诒端寄去家书解释,他的得到的薪水,都给了军饷还不够,实在是没法多给家里钱。 “家里拮据,我何尝不想多寄点儿钱,可是时局艰难,军中已经欠了七个多月的钱款了。” 左宗棠的钱大部分都没花在自己身上,军队要守卫国土,可是军饷的拨款,却并非要了就有,左宗棠常常为军饷犯愁。 朝廷上要办事都要筹钱,而国库里的钱就那么多,左宗棠要钱,其他人少不了从中作梗。 军饷按理说该由各省缴纳,各地官员却年年哭穷,忙着把钱往自己的兜里装,等到追缴军饷的时候,就百般推脱,堆积成为欠款。 朝廷每年给军队的拨款,左宗棠一分不贪,还得往里面垫钱,40000两白银虽然听着多,可是花在军队上很快就没有了。 不仅如此,左宗棠还得出去借钱,为了能尽快筹到钱,同时也给地方官员点儿压力,左宗棠借的大多是洋人高额利息的贷款,为此还得罪不少人。 在钱财一事上,左宗棠从未藏私,可是众人就像他的妻子周诒端一样,对左宗棠钱款去向有疑问。 周诒端知道的他们生活确实困苦,对左宗棠如何花钱不太理解。而其他人对左宗棠的猜测,就更为险恶了。 朝堂上的对手都觉得左宗棠身在作秀,用简朴的生活迷惑他人。左宗棠为军饷向朝廷要钱的时候,李鸿章就曾怀疑军饷都被左宗棠贪了。 慈禧太后听了李鸿章的指责,下令彻查此事,查来查去,左宗棠清清白白,反而将自己的俸禄拿去填补军饷。 后来左宗棠失势的时候,朝廷上落井下石的人不少,很多人都趁机参了左宗棠一本,在那些繁杂的罪名中,唯独没有贪污这一条。 左宗棠不仅清廉,而且极为厌恶官场的灰色收入。古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个坐得正行得端的清官,一个任期下来也能得到不少银两。 官场是名利场,人情往来免不了要用钱来打通,见面先掏钱,是官场的默认规则,官职越大,收的钱多,花的钱也多。 左宗棠作风十分强硬,压根看不上这些人情往来,在这方面还吃过亏。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回宫面圣,被拦在了宫门外,要交“过路费”才有人往上通报。 左宗棠不肯给,他奉命入宫,才不会向小人低头。守在宫门的太监见怎么暗示左宗棠都拿不到钱,干脆和左宗棠杠上了。 这位历经沧桑、身经百战的老臣,就这样被几万两“过路费”给难住了,他连连感叹,朝廷风气江河日下。 最后还是隆裕太后听说了这件事,命人将左宗棠召进宫,没有让这位刚为国家立了大功的老臣寒心。 左宗棠自己虽然不看重钱,但是他明白钱的重要性,在为国为民方面,左宗棠是非常大方的。 他曾给去世的下属6000两的抚恤金,还给家乡的考生设立“补助金”,帮助因为拿不出路费无法进京赶考的寒门学子。 对待百姓,左宗棠就更慷慨了,曾经自掏腰包为百姓赈灾,花钱为国家解决燃眉之急,从不利用职位为自己牟利。 左宗棠说,若是子孙有出息,不需要自己的留下万贯家财就能过得好,若是后代无能,留给他们钱也是喂养蛀虫。 参考资料:“高官”左宗棠是怎么花钱的?2017年0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