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浙江湖州,五一假期时汪先生带着朋友一家组团出游。一行人饥肠辘辘冲进五星级酒店,服

浙江湖州,五一假期时汪先生带着朋友一家组团出游。一行人饥肠辘辘冲进五星级酒店,服务员热情推荐3288元豪华套餐,黑蒜牛肉、清蒸石斑、脆皮鸡摆满一桌,连餐前凉菜都精致得像艺术品。酒足饭饱后,两个孩子嚷着要喝西瓜汁,汪先生大手一挥:来两扎!结账时却傻了眼:两扎鲜榨西瓜汁竟收576元!一个西瓜才多少钱?汪先生当场炸了毛,经理却甩出菜单:明码标价,一扎288!双方争执不下,记者介入后发现,酒店竟用临时工当挡箭牌,连监控都查不到点单细节。 据小强热线报道,汪先生和三位老友拖家带口组团出游,傍晚六点,一行人挤进旋转门,服务员便迎了上来:先生,我们新出的3288元套餐最划算,十热四凉,连帝王蟹都有! 汪先生瞥了眼菜单,黑蒜牛肉泛着油光,清蒸石斑鱼眼珠凸起,孩子们的口水都快滴到桌布上。再加俩热菜!汪先生大手一挥,红糖糍粑和芙蓉蒸蛋上了桌。 直到两个孩子举着空杯子喊渴,他才想起点饮品:来两扎西瓜汁!服务员端上来的玻璃壶足有脸盆大,暗红色汁液泛着泡沫,孩子们咕咚咕咚喝了个底朝天。 结账时,汪先生盯着账单瞳孔地震:两扎西瓜汁576元! 你们这是黑店吧?店员却掏出菜单冷笑:白纸黑字写着288元一扎,您可是签了字的! 汪先生这才发现,菜单上鲜榨西瓜汁的字号比蚂蚁还小,藏在满页海鲜价格里。更离谱的是,酒店连监控都查不到点单过程,只说临时工服务员已离职。 汪先生拍着桌子吼道:这价格够买一卡车西瓜! 经理却掏出手机播放录音:您当时说来两扎,可没问价! 原来,点单时服务员故意用身体挡住价目表,等客人点完才补一句总共4001元。汪先生认为:这不是钱的事,是被人当冤大头耍! 这件事的核心争议点在于酒店是否构成价格欺诈与格式条款无效。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明码标价,且需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注意重大利害关系条款。 酒店虽在菜单角落标注了288元/扎的价格,但存在三处违法情形: 1,《民法典》第496条明确,格式条款中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提供方应以足以引起对方注意的方式提示。 酒店将西瓜汁价格混在密密麻麻的菜品列表中,字号仅相当于正文的1/3,且未用加粗、变色或单独列示。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员工流动为由免除法定义务。 3,根据《价格法》第14条,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交易。 市面西瓜均价约3元/斤,一扎1L西瓜汁需2-3个西瓜,成本不足30元,即便计入人工、水电,288元/扎的定价仍属暴利。 酒店虽在菜单标注价格,但未履行显著提示义务,且定价明显不合理,构成变相强制消费。 消费者可主张: 1. 退还全部西瓜汁费用576元; 2. 赔偿因维权产生的合理费用; 3. 市场监管部门对酒店处以违法所得1-5倍罚款。 最终,酒店退还288元仅属息事宁人,若消费者坚持起诉,极有可能认定格式条款无效,支持全额退款。(文中人名系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