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生产队时光 晨钟惊梦破朦胧,田野匆匆脚步匆。 锄落泥翻迎旭日,镰挥稻舞送归鸿。 汗浇夏垄苗初秀,霜染秋仓谷满丰。 岁月悠悠成旧忆,稻香深处觅遗踪 。暮落村头聚一堂,工分细算话农桑。 打场机响繁星乱,喂畜棚谈岁月长。 影幕张张童叟乐,戏台阵阵曲声扬。 往昔旧忆心头绕,质朴时光韵味香 。

生产队时,喊的口号是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生产队时没有现代化工具,拉土拉粪,早上出工拉粪,秋天晚上在地里用小车倒粪,那时人们思想红,积极肯干,生产队那个时候,烂眼子的活有的是,干不完,还搞夜战,最可气的是东北起早干早,炮大搞淤泥冻块,用小爬犁往地里拉改良土壤。

农闲时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农业机械化打基础,筑渠道,方便灌溉,罱河泥改善土质,单干后就靠吃这个老本才能获得好的收成。

劳动场景基本局限在农田,活动范围和工作样式少。那時的生产队实行工分制。每个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干农活吗.除了铁揿铣.就是除头.头顶列日.在农田耕作.虽然那時人们的农具落后.但人们在农忙時个个势高昂.从无怨言!

白天干完活,吃完晚饭,很多人会到队部扯皮,坐在队部的大炕上,张家长李家短天南地北云山雾罩,最主要的是进队部先看墙上的记分表,看看自己那一栏打没打√,那是一天的工资。白天忙生产的农活,晚上加工忙自己的私活。磨面洗衣服淹咸菜窝酸黄菜,给娃做鞋缝衣裳。

这些照片中,或许可以看到清晨农民们起早劳作的身影,他们在田间劳作、播种、耕种,或者在压榨机旁辛勤工作的场景。午后的阳光下,他们或许在田间劳作、或在集市上交流农事经验,或者在家中修补农具,一幅幅画面生动展现了当时农民的生产生活。照片不仅仅是静态的图像,更是关于劳动、生活、家园的深刻反映。它们记录了农民一天到晚的辛勤劳作与生产奋斗,也传递了一种对土地、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这些生产队老照片让我们看到了农村的劳动场景、了解了农民的劳动方式,也让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对于农村劳动、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与尊重。通过这些历史的影像,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时代的变迁,更能够体会到农民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执着追求。

六、七十年代的文化、文艺丶体育事业就是比现在开展的好!那时,很多公社、生产大队都有业余剧团丶文艺宣传队丶体育运动队,每逢过年过节丶农闲季节,都组织表演丶比赛。那时候大队安排文艺汇演,各小队、学校各班级出节目,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开心幸福,让人难忘!各地都组织宣传队,相互慰问演出,为人民群众增加丰富多彩夜余文化生活。那时春节期间,大队公社都组织秧歌队,锣鼓队,去军烈属家挨家挨户拜年。这传统已经几十年不见了!

那时农村过新年气氛可浓了。我家住在公社所在的大村子,每五天一个集市。春天前前十天,几乎街道两旁都有卖手工本制玩具的艺人,花花绿绿很好看。街道每天都由四类分子打扫干净,并在路两旁用抬筐每隔十米顿上白色的石灰园圈。在主要大路上还要用鲜松柏扎上凯旋门,上面挂上红色标语。社员一般在春节前十天就不怎么干活了,生产队要准备杀猪、挖河藕,抽水逮鱼,轧豆油,还盼着决分分红领钱买年货。孩子们都放了假,到处跑着玩放炮,空气中洋溢着过节喜庆的气氛。

在生产队劳动有苦有累也有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有时上夜校学文化,有时打在麦场看电影。生活上也没有压力!

那个时代没有了,真的怀念那时候。虽然穷但精神是丰富的。社员之间,邻里之间每无欢声笑语太让人怀念了!满满的回忆,小时候真的是无忧无虑的。最可笑的是盼着长大

夏天的夜晚,一个院子的大人孩子都到院填边那棵大黄梅树下纳凉,有的拿着用竹编的扇子,叭叭地扇着,还有的聊在聊天,孩子们欢乐地互相嬉戏着。当月亮升上天空时,各自回屋里去睡觉了。夜静悄悄的,偶尔传来几声蛙鸣声…

那个渐行渐远的时代,充满了令人回味的记忆,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那个时代一个缩影。多么熟悉的场景,多么值得回忆过去,一切立立在目,转眼间,少年变老年,皱纹重重,白发翩翩。往事不堪回首。再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