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现在的农村老人可怜又可悲,是自己找的!
现在的农村老人60多了还上班,工地搬砖,干杂活,赚的钱都给孩子,自己一点不留。你要是劝他给自己留点钱,就说留钱干什么,等搞不动了我儿子养我?但是现在哪里有那么孝顺的儿子呢!

就说我爸妈,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都在农村。我从小就看着他们在地里忙个不停,家里就那几亩地,年成好的时候,日子还勉强能过;要是碰上天灾,收成就没了,日子别提多苦。小时候我眼巴巴看着别的小孩有新衣服、新玩具,羡慕得不行,但知道家里条件差,也不敢跟爸妈提。那时候,爸妈就盼着我们吃饱穿暖,以后能有出息。
好不容易我们都长大了,我想着这下爸妈能轻松点,享享清福。结果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都60多岁的人了,还到处找活干。有时候去附近工地,干那些又脏又累的活儿,搬砖、除泥,一天下来,累得腰都直不起来。我跟他们说:“爸妈,你们都这么大岁数了,别再拼命了,该歇歇了。”可他们总说:“不干活哪有钱?你大哥还需要我们帮衬呢。”

他们辛苦挣的钱,几乎都给我大哥了。我大哥早就成家,还老惦记着爸妈那点积蓄。爸妈刚攒下点钱,大哥就去要。我劝过爸妈好多回:“你们自己留着点钱,年纪大了,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生病看病、平时开销都要钱。”可他们根本不听,还说:“留钱干啥?等干不动了,儿子会养我们。”我听了又气又无奈,现在年轻人压力多大啊,哪有几个真能靠得住养老的?
有一回我回家,看我妈满脸发愁。一问才知道,大哥又来要钱,爸妈没钱,我大哥就找我借。我知道这钱借出去肯定要不回来,就没借。结果我妈居然跑来跟我借钱给大哥。看她求我的样子,我实在狠不下心,就借了。可从那以后,这钱就没影了。我不是心疼那点钱,是心疼爸妈,他们辛苦一辈子,到老还在为子女操心受累。

在农村,像我爸妈这样的老人太多了。他们一辈子为了孩子,应该说为了儿子,在农村很多地方,儿子大于天!吃舍不得吃,穿舍不得穿,就想多给孩子攒点钱。年轻时候,为了供孩子上学、成家,啥苦都能吃。等孩子大了,又接着帮着带孙子孙女,一天都不得闲。他们一门心思指望孩子养老,从来没考虑过给自己留条后路。
我家隔壁李大爷也是农村老人。他有两个儿子,都在城里打工。李大爷和老伴在家种地、养鸡养鸭,平时省吃俭用,就盼着多存点钱给儿子。后来李大爷生病住院,给两个儿子打电话要钱治病。没想到,两个儿子互相推脱,都说自己没钱。李大爷没办法,只能把家里的粮食和家禽卖了,才凑够医药费。这事把李大爷伤透了心,他咋也想不到,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竟然这么没良心。

农村老人会有这种想法,和他们生活的环境、传统观念有很大关系。在农村,大家都觉得养儿就是为了防老。老人们觉得生儿育女,就是为了以后有个依靠。所以他们把心思全放孩子身上,对孩子太惯着,结果孩子长大了没责任感,也不懂得独立生活。再加上农村保障不太好,老人没退休金,医保也不太够,只能靠自己攒钱和子女养老,这就更让他们依赖孩子,根本不敢给自己多留点钱。
但时代变了,现在社会压力多大啊!年轻人要买房、养孩子、还贷款,自己生活都困难,哪还有多少能力赡养老人?农村老人要是还守着养儿防老的老观念,不提前为自己打算,最后吃苦的只能是自己。
我觉得农村老人真得改改想法。首先,得为自己活一回。辛苦了大半辈子,也该让自己过得舒服点,别总围着孩子转,多想想自己想要啥。其次,要早早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准备。趁自己还干得动,多存点钱,把农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办好,给自己的晚年加层保障。最后,对孩子别太惯着,要让他们学会自己承担生活压力,这样以后他们才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和家人。

农村老人现在这可怜又可悲的日子,真的怪他们自己,但他们的观念真的得变一变了。希望有更多农村老人能想明白这些事,也希望社会能多关心关心他们,让他们的晚年能过得安稳、幸福。毕竟,他们为了家庭、为了社会,付出了太多太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