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知祥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婿,早年在晋国(后唐)深受重用,同光三年(925年),后唐灭前蜀后,孟知祥出任西川节度使。他在后唐明宗年间渐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后唐朝廷诏令,甚至一度举兵反叛,后于长兴四年(933年)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被拜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剑南两川节度使,封蜀王。
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建立后蜀,并于四月改元明德。他在位仅七个月,终年六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葬于和陵。那么,问题来了,孟知祥去世后,他的9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
一、孟贻范
孟贻范,生卒不详,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儿子,福庆长公主所生,早夭。
二、孟贻邕,
孟贻邕,生卒不详,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儿子,福庆长公主所生,早夭。
三、孟贻矩
孟贻矩,生卒不详,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儿子。后蜀建立后,孟贻矩曾任彭州刺吏、检校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等官职。
四、孟贻邺,
孟贻邺,生卒不详,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儿子。后蜀建立后,孟贻邺曾任左右牢城都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夫、上柱国。
五、孟昶
孟昶(919年—965年),字保元,初名承赞(一说仁赞),后更名昶。孟昶是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后蜀末代皇帝,公元934年—965年在位。明德元年(934年),孟昶被任命为东川使节;后来,孟知祥遇疾,立其为太子。同年7月,在父亲去世后,孟昶即帝位。广政十年(947年),契丹灭晋,晋雄武军节度使何建以秦、成、阶三州求附。其后,又遣军攻取凤州。至此,后蜀尽有前蜀故地,得以偏安一方。
广政十一年(948年),孟昶杀丞相张业。与此同时,王处回等故将旧臣相次致仕。自此,孟昶开始执掌大权。对于孟昶来说,励精图治,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策略,使得后蜀国势强盛,北线疆土扩张到长安。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他在位后期,沉湎酒色,不思朝政,生活荒淫,奢侈无度,这自然加快了后蜀的灭亡进程。
广政十八年(955年),周世宗伐蜀,夺取四州尽入周境。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北宋伐蜀。广政二十八年(965年),眼看大势已去,孟昶奉表出降,后蜀正式灭亡。后来,孟昶被俘至开封,封秦国公。数日后卒,享年47岁。孟昶去世后,被北宋朝廷追封为楚王,谥号为恭孝。
六、孟仁毅
孟仁毅,生卒不详,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儿子。后蜀时期,孟仁毅被封为夔王。当然,因为史料记载的匮乏,不清楚孟仁毅的最终结局。
七、孟仁贽
孟仁贽(928年-971年),字忠美,后蜀高祖孟知祥的儿子,孟昶的弟弟。广政十三年(950年),孟仁贽被封为雅王、检校太傅。北宋攻打后蜀,孟昶派他到开封府上表待罪,宋太祖在广德殿召见他,赐给他袭衣、玉带、鞍勒马。后来,孟仁贽为母亲丁忧,起复后为大同军节度、两京都巡检使。开宝四年(971年),孟仁贽去世,北宋朝廷追赠太子太傅。
八、孟仁裕
孟仁裕(927年-970年),字鸣谦,后蜀高祖孟知祥的儿子,孟昶的弟弟。广政十三年(950年),孟仁裕被封为彭王、检校太傅。二十四年(961年),北宋灭后蜀,宋太祖命他为检校太傅、右监门卫上将军。后转任右羽林卫。开宝三年(970年),孟仁裕去世,享年四十四岁,赠太子太傅。
九、孟仁操
孟仁操(?-986年),后蜀高祖孟知祥的儿子,孟昶的弟弟。广政十三年(950年),孟仁操被封为嘉王、检校太傅。二十四年(961年),加检校太尉。北宋灭后蜀,宋太祖命他为右监卫上将军。后转任右龙武统军。雍熙三年(986年),孟仁操去世。在孟知祥的9个儿子中,孟仁操应该是最后去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