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要想回答“真实的明朝疆域有多大”的问题。
一部分人眼中,大明王朝的疆域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把瓦剌、鞑靼、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朝鲜国统统纳入大明疆域。西至金帐汗国,北抵西伯利亚汗国,往南到达印度尼西亚,东北直接干到了北冰洋。
有一说一。如果朱棣在世,都未必认同。
明朝疆域的争议,本身便是一个争议。各路大神争议的观点,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理解的标准不同。
说,明朝疆域大的一方,是将明朝册封的藩属国当作标准。这样算的话,明朝巅峰时期至少册封国144个藩属国,包括东夷1国、东南夷61国、北狄鞑靼8部、东北夷女真2部、西戎72国。
问题是“册封有用吗”。受封小国非但不向明朝承担任何赋役,而各个心怀鬼胎,都是想来明朝朝贡“揩油”的。名义上,设置了都司和卫所。实际上,一大部分没有派驻一兵一卒一吏。
说,明朝疆域小的一方,是依据2条现实标准去认定的。一是有官吏设置的行政体系。二是有驻兵的军事体系。
按照这个标准,乌斯藏都司、沙州卫、罕东卫、赤斤蒙古卫、哈密卫全部不算明朝疆域,人家是吐蕃和蒙古贵族当家。如果跟奴儿干都司那样,派200兵力驻守,也还勉强说得过去。
而西南土司部分,大概只有云贵土司算得上明朝疆域。至于三宣六慰(南甸、干崖、陇川、车里、缅甸、木邦、八百大甸、孟养、老挝)、旧港宣慰司(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菲律宾)清一色是册封的空头衔,扛把子还是“施家”这种当地大佬。既然明朝没有在此设置行政和军事机构,理论上就不属于明朝的疆域范围。
朱元璋时期,明朝的疆域范围是北到呼伦贝尔大草原由宁王辖制的“兀良哈三卫”,西南到川贵,南到云南大理国,东北到辽阳。
以上加起来,实有疆域面积450万平方公里。
▼朱元璋全盛时期版图
永乐登极后,把明朝疆域推向了巅峰。1407年,征服了交趾(越南),西南设置了交趾布政使司。1411年,朱棣在朱元璋基础上,继续往东北拓展,把明朝势力范围推到了黑龙江一带,并设置了奴儿干都司。
此时,明朝疆域面积超过700万平方公里,已经是明朝276年的极限。
▼朱棣全盛时期版图
朱棣一崩,朱高炽和朱瞻基上台搞了一场收缩版的“仁宣之治”。宣德三年,撤销交趾布政使司。宣德九年,裁撤了奴儿干都司。
经历仁宣两朝(1424年至1435年)十一年时间,明朝疆域面积退回到了朱元璋时期的水平。
再往后,更没法看了。西北瓦剌崛起,抢走了兀良哈三卫。女真崛起,迫使明朝在东北部版图处于被蚕食状态。
成化元年,蒙古毛里孩、伯加思兰、罗忽、满都鲁部先后崛起,轮番南下侵扰明朝。嘉靖二十一年,河套平原在明朝版图中彻底消失了。
隆庆、万历、泰昌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天启元年,努尔哈赤攻占了辽阳,明朝尽失辽河东岸地区。天启五年,努尔哈赤直接把都城设在了辽阳。一直到明朝灭亡,基本上维持这样的疆域局面。
客观来说。明朝疆域面积1000万平方公里有点牵强。全盛时期700万平方公里也仅持续了不到20年。其余时间,顶破天就是400万平方公里的水平。
比隋朝467万平方公里,稍微小一点。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