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中国正在拼命建核电站,什么信号

文|凯风新一轮大基建开始了。不是人工运河,不是高铁高速,而是核电。近日,国常会核准浙江三门、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山东海

文|凯风

新一轮大基建开始了。

不是人工运河,不是高铁高速,而是核电。

近日,国常会核准浙江三门、广西防城港、广东台山、山东海阳、福建霞浦等5个核电项目、10台机组,均采用自主核电技术,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

这不是核电站第一次扩张。自2022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及以上核电机组,整体有望拉动投资近万亿元。

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58台、核准在建机组54台,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产业,拼命建核电站,谁最受益?

01

为何突然开始拼命建核电站?

还记得不,10多年前,出于对核电安全及环保担忧,全球一度出现暂停核电投资乃至关停核电站的浪潮。

然而,最近几年,从欧洲到中国,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不仅再次重启核电建设,而且呈现加速推进之势。

英国此前刚受理了1970年代以来首个新建商业核电站选址申请,法国计划建设14座核电项目,就连关停所有核电站的德国,舆论也开始逆转。

核电提速,是世界能源危机带来的结果,也是全球秩序重构之下的必然选择。

俄乌、巴以两场冲突,扰乱全球供应链,石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一度性暴涨,打了全球一个措手不及。

地缘冲突仍未结束,关税战再次升级,贸易冲突上升为“国际经贸斗争”,全球经济、治理秩序迎来洗牌。

全球化逆流,无论出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的考虑,还是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核电站,尤其是拥有自主技术,都有现实的紧迫性。

当前,我国一边面临着能源结构失衡与碳中和、碳达峰的两难,富煤、少气、贫油,亟待以清洁能源加以补充。

目前,我国核电发电占比仅为4.5%,远低于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而法国更是高达64.8%。

另一边,人工智能的尽头是电力,新兴产业对电力的需求有增无减,且集中于发达地区,核电刚好形成补位。

去年出台的顶层文件,罕见提出“加快……沿海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表述,标志着核电建设重回扩张时代。

这是一场时代铸就的能源革命,将会带来新一轮投资机遇。

02

核电基建大扩张,哪些地方最受益?

核电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含量高、涉及产业多,对国民经济发展拉动作用相当突出。

一个核电机组,动辄投资数百亿元;一座大型核电站,涵盖多个机组,整体建设下来,总投资有上千亿乃至数千亿之多。

核电扩张着眼的不只是基建,还有庞大的能源装备产业。一旦核电如同高铁出海一样“走出去”,有望撬动更大的产业空间。

从核电站建设层面来看,沿海核电大省,无疑是最大受益者。

目前,我国获批的100多个核电机组,无一例外都位于沿海地区。

这与核电站需要消耗大量水来冷却的特性有关,而沿海地区又是用电大户,也不乏经济方面的考虑。

数据显示,我国核电机组分布在东部沿海8个省份28座核电站,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辽宁、福建、广西、海南等。

在各地的电力结构中,核电已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福建、辽宁、海南3省的核电发电量占比超过了20%,广东、浙江则超过15%,而这些省份煤炭资源普遍欠缺。

众所周知,我国水电第一大省是四川,火力、风电和光伏发电第一大省是内蒙古,那么核电第一大省就是广东。

目前,广东已建成大亚湾、岭澳、台山、阳江、太平岭等多个核电站,建成及核准在建机组超过20台,均居全国第一。

从能源装备产业来看,四川、上海、黑龙江是我国核电装备产业的重镇。

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堪称“国之重器”,也是在核电领域与国产大飞机、国产首制邮轮相提并论的“现代工业明珠”。

“华龙一号”的关键设备,自四川、上海、黑龙江等地,凝聚着5300多家分布全国各地的设备供货厂家、国内75家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近20万人的心血。

刚刚晋级经济第五大省的四川,最为人所熟悉的当属航空制造业,但其发电装备产量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拿下了唯一的国家级能源装备集群。

数据显示,全国60%的核电产品、50%的大型电站铸锻件、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16%的风电装备、7.8%的晶硅电池组件及光伏电站装备,都产自四川。

可见,核电基建扩张,受益的不只是沿海省份,还有深居内陆和东北的装备制造大省。

03

大基建,正在出现一些隐秘的变化。

去年以来,官方集中曝光了一批违规举债搞大基建和形象工程的案例,国家层面出台文件严禁违法违规举债、新增隐性债务。

受此影响,一些地方的有轨电车被拆除,重点城市的地铁规划线路被砍,许多地方的高铁建设放缓,一些千亿级超级工程被喊停。

钱要花在刀刃上,要学会过紧日子,正在成为常态。

但是,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基建短板,而新兴领域的需求有增无减,这就凸显新型基建的重要性。

人工运河、光伏风电场、核电站,正是新一轮大基建的重点。

中西部省份开始拼命建运河,从安徽到广西,从湖北到湖南,从河南到江西,一众运河项目蓄势待发,总投资近万亿元;

沿海省份则在大力建设核电站,从广东到广西,从江苏到浙江,从山东到辽宁,整个沿海地区一片火热。

西部地区则在大力发展光伏、风电,从内蒙古到陕西,从甘肃到新疆,从贵州到广西,风光电装机量持续井喷。

这从最新数据可见一斑。

今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但水路投资大幅增长10.2%,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同比增长17.2%、43.4%。

最突出的当属核电。去年国内核电建设投资高达1469亿元,同比增长54%,创下历史新高。

随着每年10台核电机组批量核准,核电投资将会持续高位运行。

从运河到风光发电场再到核电站,万亿级大基建呼之欲出。

这是全新的投资增量,也是着眼于国内大循环的未雨绸缪之举,更是地方新一轮的增长点。

评论列表

小陈
小陈 8
2025-05-01 21:33
其实不用那么赶的,你可以建造成本高一点,不用那么卷,把建造的时间拖长一点,这样建设的工人就有稳定工作了。
琳琅满目
琳琅满目 5
2025-05-03 20:10
应该大力发展快堆核材料增殖型核电站,不需要容易裂变但自然界存量极少的铀235,使用自然界大量存在的不容易裂变的铀238即可,并且生成副产品是钚239,既是非增殖型核电站的核燃料,也是核武器的制造原料。这种核电站每过4-5年,高纯度容易裂变的核材料增殖一倍,能顺利解决我国铀矿不足的问题,并且,这种核电站发电方式中,核燃料热能利用率比普通核电站高十多倍
jlspng
jlspng 4
2025-05-03 13:23
应该加大核电投入目前远远不够,未来人工智能,未来机器人士兵,未来的飞机轮船,电磁武器,终极武器声波武器等都需要大量电力,要做到电力等产业而不是产业等电力应该把电力建设提高十倍,淘汰一些火电项目,
末后号角
末后号角 3
2025-05-02 07:01
就业指导
用户18xxx92
用户18xxx92 3
2025-05-03 02:03
搞核电,总感觉不应该!我们的人员素质到位没?这个是需要非常整备的技术!需要完全成熟的严谨的人格群体!!那法国的核电技术是一流的(真一流,不是为了某种政治噱头而吹嘘忽悠的一流)我们这么多核电站,我首先想到的是恐惧!因为我可没钱往国外跑!!
我勒个去
我勒个去 3
2025-05-03 03:20
就是中国没有核电站,就好比我没有房子现在要建房子了。
风雨独行
风雨独行 2
2025-05-01 19:41
水资源越来越少了,特别是今年干旱严重

用户17xxx87 回复 05-01 20:18
产业化

用户17xxx87
用户17xxx87 2
2025-05-01 20:18
产业化
元宇宙
元宇宙 2
2025-05-03 00:01
核电站的质量要捉住不放,配套通风系统也是。
天蓝蓝海蓝蓝潮起潮落年年岁岁
天蓝蓝海蓝蓝潮起潮落年年岁岁
2025-05-03 14:41
核泄火怎么办?发生地震战事核泄漏怎么办?我们四川不准建核电站
哄哄
哄哄
2025-05-05 02:32
按我国一贯的提前布局,有没有可能是蓄能技术升级前景可期?电动车、机器人、无人机各种电动新设备研发使用如火如荼,但是续航能力的短板也十分明显甚至是制约了大多行业的发展前景。只要蓄电池的蓄电能力提升5倍,电车基本横扫油车,机器狗直接能上战场,无人机能把战机航母撵着跑。那时电力匹配又是关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