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顺治驾崩前一夜 孝庄急召一人进宫 此人保康熙稳坐江山60年

大家好,我是史册千秋,通俗易懂讲历史,有趣有味说故事!清朝顺治皇帝的最后去向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在董鄂妃去世之后心灰意

大家好,我是史册千秋,通俗易懂讲历史,有趣有味说故事!

清朝顺治皇帝的最后去向历来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在董鄂妃去世之后心灰意冷,出家做了和尚;也有人说他死于天花;还有人说顺治帝曾经因为连夜批阅奏章而累得吐血,按照当时的说法就是得了“痨病”,也就是肺结核,肺结核在古代可以说是不治之症。总之:顺治帝的最后去向说法不一,那我们还是从正史入手吧!

根据最权威的《清史稿》记载: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三,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被诊断出得了天花,来自东北关外的满族对于中原流传的天花病毒免疫力极低,所以满族人死亡率非常高,他们对天花非常恐惧,所以从继位到顺治十六年每年到了最易患天花的季节,顺治都要到北京的南苑行宫避痘。

但是顺治十七年却发生了一件令顺治帝难以接受的事——最宠爱的妃子董鄂妃突然去世,这对于顺治帝来说简直轰如天塌,所以他伤心欲绝,难以接受,本就身子弱的顺治帝很容易就患上了天花,而且病情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

后来的事我们也都知道了,8岁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继位。为什么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能得到众大臣的认可,登上皇帝的宝座呢?其实当时对于继任者的确定,顺治皇帝还与其母亲孝庄太后爆发了尖锐的矛盾。

顺治皇帝深受多尔衮干涉朝政之苦,所以认为国家必须由一位年长的人做皇帝,但当时顺治皇帝最大的儿子不过八九岁,所以顺治帝并没有打算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顺治帝有一位极其看重的发小,这个人就是安亲王岳乐,岳乐是顺治帝的堂兄弟,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爱新觉罗•阿巴泰第四子,没错,顺治皇帝最理想的接班人就是岳乐。

但是这个想法遭到了孝庄皇太后的坚决否定,她认为将皇位传给其他旁系宗室所带来的后果远比幼主临朝还要错综复杂,所以她坚决反对,在母子两人无法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孝庄皇太后立即连夜下旨召一个人进宫说服顺治帝。

这个人是谁呢?他是一个外国人,一个来自德国的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在明朝末年来到中国,他在中国生活了近50年,历经明、清两个朝代,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头了。

汤若望对中国的汉族文化、政治体制以及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有着极为深入的了解,所以他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成为了顺治皇帝的至交好友,顺治帝对他尊敬有加,极其信赖,常常亲切地称他为 “玛法”,也就是满语中 “老爷爷” 的意思。

顺治皇帝在弥留之际见到了汤若望,向他询问关于继承人的问题。汤若望结合孝庄太后的指示,建议立第三子玄烨为继位者,因为玄烨出过天花,对天花有了终身免疫力,今后也就不用再担心被天花夺走生命,在当时医疗条件落后且天花病毒死亡率极高的情况下,这一说法自然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顺治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被自己深深信赖的汤若望所说服,他考虑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与继承人的身体健康等因素,最终颁布他人生的最后一道圣旨:册立皇三子玄烨为皇太子。

8岁的玄烨在孝庄皇太后和汤若望的坚持下成为了新的皇帝,他杀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打沙俄,开创“康乾盛世”,稳坐江山且执政6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的杰出帝王!这一切都应归功于汤若望的关键建议。而感念汤若望的拥立之功,康熙封汤若望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

评论列表

宇化贤
宇化贤 1
2025-04-28 13:39
满清十大酷刑、闭关锁国、不思进取、文字狱、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剃发易服、驱使奴隶、鞑子一人管十家,银乱中国女子,欺男霸女、康熙乾隆六下江南挥霍奢靡、四库全书篡改禁毁15万册古籍、隐藏满清罪恶事实、抹黑明朝历史、禁锢思想、打断人民的脊梁骨、误人子弟,误导国人成为奴隶、阉割中华文明,使我国回到漆黑蒙昧的原始社会、凡有水旱,坐视不管、重徭役、纵贪官污吏,官以贿得邢以钱免,腐败,卖官鬻爵,贪赃枉法国库空虚、圈地运动,百姓流离失所、民族压迫、宁与外邦不与家奴、割地赔款、不战而败、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百年屈辱、祸国殃民、扼杀维新、残暴专制、种族灭绝、赵州之屠、畿南之屠、潼关之屠、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嘉兴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常熟之屠、四川大屠杀、金华之屠、南昌大屠杀、湘潭之屠、南雄之屠、汾州之屠、大同之屠、广州大屠杀、潮州之屠……几乎将明朝全境上下屠了个底朝天,整个华夏大地十室九空!屠杀人数甚至比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死亡总数多出数倍!中国文明领先世界几千年,直到满清统治时期才急剧衰落到世界贫穷国家。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亡国的四个时期之一,洗满清和洗日寇有什么区别?

睡罗汉 回复 05-04 02:20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