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的写字楼里,总会看见几个“卷王”还在加班,总以为把这个项目搞完之后,就能好好睡觉。没想到,项目一个接一个,一个比一个重要。
人人都卷,小张也不例外,刚毕业总要多干活,才能生存;那天刚在周报里写下"本月累计加班160小时",现在胸口却像压着块铁板,左手小指连着左肩发麻。

还以为是自己没睡好,正准备回家休息,眼前突然发黑屏——小张再也没能站起来。
这样的悲剧越来越多,不仅仅是老年人,程序员、司机、外卖员、医生......等行业的员工,都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据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告显示,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97.1/10万,心脏骤停男性患者占70.9%。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完成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SCD)的发病率为每年每10万人中有41.84例。

按照我国13亿人口计算,每年大约会发生54.4万例心脏性猝死事件,这意味着平均每分钟就有1人遭遇心脏性猝死。
猝死从来不是“突然”的,如果你或家人出现以下症状,哪怕只有一条,也要立刻行动!
猝死前1小时,身体会发出这四个预警一、胸口压榨痛突发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向左肩、后背甚至牙床放射。这种痛感不会因休息缓解,反而伴随冷汗浸透衬衫。
当心脏血管突然堵塞,会出现持续15分钟以上的压榨性疼痛,突发的胸骨后,向左肩、后背甚至牙床放射,伴随冷汗、恶心,平躺时加重,坐起略缓解。

自救关键:
马上躺平,解开领口保持呼吸打120直接说"可能是心梗"。
二、心跳忽快忽慢心率从72骤升至128,或突然降至40以下,眼前发黑想吐,可能是恶性心律失常前兆。这种症状常出现在连续熬夜后,总是感觉心脏“咯噔”一下。
自救动作:
学猫咪蜷着左侧躺,膝盖往胸口收;
使劲掐内关穴(手腕横纹上三指)。
三、缺氧窒息感突然出现的窒息性呼吸困难,嘴唇发紫,高血压患者夜间必须坐起来才能喘气,呼吸时“像被人掐住脖子”当心肺栓塞!数据显示,长时间工作和电脑相关的坐姿不动,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会增加1.9倍。

急救动作:
绝对卧床并抬高患肢;
千万别揉发肿的地方;
使用枕头支撑背部呈半卧位。
四、大脑“断片”突然出现的剧烈头痛,看东西重影或者短暂失忆,可能是脑出血或脑梗死。喷射状呕吐伴剧烈头痛(警惕脑出血);失语、嘴角歪斜(脑梗死典型表现),这个时候需要立马去医院。

当身边人突然倒地,记住这个急救方法:
①判断意识:拍打双肩,呼喊“醒醒”;
②检查呼吸:观察胸廓是否起伏(不超过10秒);
③心肺复苏:没有呼吸时,及时做心肺复苏,两乳头连线中点,用力快速按压;
④呼叫AED:求助周围人,赶紧找到除颤器。
小结猝死不是命运,而是一连串被忽视的求救信号。今晚下班前,请做三件事:
把急救流程图设为手机壁纸;
教会父母使用AED;
关掉电脑,在23:00前躺下。
参考资料:
[1]《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我国心脏骤停总体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国家应急广播,2023.04.21.
[2]张澍. 心脏性猝死国内防治现状与挑战 [J]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1, 36(18) : 15-15.
[3]Healy B, Levin E, Perrin K, Weatherall M, Beasley R. Prolonged work- and computer-related seated immobility and risk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J R Soc Med.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