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之后:养脾胃的时节到了,记得做好3件事,排出垃圾补好脾胃

水儿的笔记本 2025-04-23 17:50:20

论这届年轻人的脾胃有多“渣”,那真是一问一个不吱声!

明明每天都在吃吃吃,可营养好像都被身体屏蔽了,脸色蜡黄、没精神、爆痘、水肿,还总是累到瘫……如果你也中招了,那么你的脾胃可能正在“求救”!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些表面的小问题,怎么会和脾胃有关?

其实,《黄帝内经》早就告诉我们:“司外揣内”。身体内部的“零件”出了问题,表面一定会露出蛛丝马迹。

一、脾胃好不好,看脸就知道

颜值下降,就是脾胃受伤的第一信号!

不妨照照镜子,1分钟自测一下:

皮肤暗沉发黄,爱出油,经常爆痘?嘴唇颜色浅淡,干燥起皮?头发出油多,还掉得厉害?顶着大大的眼袋和黑眼圈?睡觉爱流口水,醒来枕头湿一片?口臭、口苦,口气清新剂都拯救不了?

除了明显的“面子”问题,脾虚还会导致身体“变堵”,出现以下信号:

大便粘腻不成形、吃一点就觉得肚子胀胀的、身体沉重、困倦,总是没精神……

如果你发现自己出现了以上这些症状,千万别忽视!你的脾胃真的需要好好调理了!

很多人一听脾胃虚,第一反应就是“补”!赶紧找各种补品、补汤往肚子里塞。但往往效 果不佳,甚至越补越难受。

为啥呢?因为养脾胃,顺序特别重要!就像堵住的水管,不先疏通,补再多也没用!顺序对了,才能事半功倍!

二、先疏肝解郁,给脾胃松松“情绪绑”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体验:一紧张焦虑就胃疼或想上厕所?生了一肚子气后,饭都吃不下,甚至感觉胃 胀、口苦?

别纳闷,这可不是矫情!中医常说“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肝主疏泄,喜欢舒畅条达。当我们压力大、情绪不佳,尤其爱生闷气时,肝气就容易郁结不通。

不通的肝气,就会很霸道的横逆在那里,结果导致脾气也升不了,让脾胃的运化功能大打折扣。

所以“气都气饱了”、“气得吃不下饭”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要想脾胃舒坦,先得让“肝”开心起来。

心情不好的时候,赶快按揉太冲穴+合谷穴,随时随地给自己“松松绑”: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被称为“消气穴”,能使肝气升发,疏通郁结。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原穴,气血旺盛,擅长调节气血运行,以降为顺。

这两个穴位,一个调气,一个调 血,一升一降,阴阳调和。建议每个穴位交替按揉1到3分钟,直到感觉酸胀明显为止。

常按这两个“情绪开关”,疏通肝气,脾胃也跟着舒服。

除了按揉穴位,还可以借助一些天然的香气来疏肝解郁,放松心情。

说到疏肝解郁,就不得不提佛手。

可能北方的小伙伴对佛手不太熟悉,但在南方,特别是潮汕那边,佛手可是宝藏水果。

《中国药典》则明确指出它有疏肝理 气、和胃止 痛、燥湿化痰的作用。

可以说,佛手真的兼具“玫瑰花+陈皮”的效用。

平时煮粥、泡茶的时候,放一点儿,又香又通,如果你平时心情不好、梦多、入睡难、肝气郁结、肝脾不和,每天都适合喝。

三、再健脾胃化湿,扫除体内“垃 圾”

肝气顺畅了,接下来就该着手健脾祛湿了。

脾胃虚弱的人,往往湿气也比较重,尤其是如果你:不爱运动、喜欢待在空调房里、爱吃生冷油腻甜食和重口味食物,更容易被湿气缠身。

湿气严重的话,会阻碍脾胃的正常运化,导致水湿停滞,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吃进去的食物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变成湿浊的垃 圾堆积在体内,引发各种问题。

更糟糕的是,脾胃长期被痰湿困扰,还会进一步削弱其功能,形成恶性循环。

有一个更直观的方法了解你的脾胃状况,就是按压小腿上的“足三里”穴。

它是专门掌管脾胃的大穴,当你摸到这个穴位,发现有明显的凹陷时,说明你的脾胃正在告急!

日常可以进行脚趾抓地练习,刺激胃经,帮助调理脾胃:坐或站立时,用力蜷缩脚趾,抓地3秒,放松,重复50次。

饮食上,多吃山药、薏米、茯苓、白扁豆、赤小豆等健脾祛湿食材,煮粥或炖汤都很适合。

四、补足气血,给脾胃“加满油”

经过前面两步的“疏通”和“清理”,脾胃的负担减轻了,运化环境改善了,最后一步,就是给它补充能量,也就是补气养血。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要靠脾胃运化才能转化成滋养全身的气血。

反之,气血足,脾胃才有动力。就像车清了积碳换了油(疏肝祛湿),还得加满油(补气血)才能跑得稳!

而且,当身体里的淤堵和湿气被清理干净后,再补气血,吸收效率会大大提高,补得更精准、更到位!

具体怎么做呢?

运动上:像八段锦、五禽戏这类传统的养生功法,动作舒缓,调和气血的效用非常好。

食补有讲究:

小米、南瓜、山药:这些黄色的食物入脾胃,温和滋养。

牛肉、鸡肉:优质蛋白,补中益 气。

重点介绍:大枣!

大枣被誉为“脾之果”,能直接补益脾胃之气;

同时枣皮红色,入心。对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导致的面色萎黄、容易疲劳、食欲不好、大便不成形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的食养佳品。

而且,脾主肌肉,脾胃好了,肌肉也会更紧实有力!

不过,普通红枣直接吃,枣皮比较硬,不好消化,吃多了容易生湿热,反而加重脾胃负担。

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把红枣三蒸三晒。

三蒸三晒红枣的做法,源自国医大师路志正。(92岁高龄时曾在养生堂节目里分享)

具体做法如下:

脾胃虚弱不是一朝一夕形成,调理也需耐心。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帮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脾胃方法,吃得香,睡得好,元气满满!

欢迎留言告诉我你的养脾胃心得或疑问,我们一起变美变健康!

2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