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过后,湿气开始越来越重了。天气湿漉漉,下雨天都会让外湿增加。注意房间除 湿,燃香,通风。
更多的是身体内部的湿气,我们吃的太多,吃的寒凉,油腻,甜腻,都会生湿气,脾主运化,如果不能好好运化水湿,也会留下湿气。很多人水湿代谢不出去,就真的很胖。
这三个黄金时间,帮你健脾祛湿,掉秤不掉气血!

抓住吃早餐的最佳时间:我们在上午9点之前务必吃完早餐,经过胃的消磨后,到了9点开始,脾经当令,就要开始消化和吸收了。此时气血流注脾经。脾主运化,既是运化水谷,也是运全身的水湿。
脾经当令,这样健脾,拍打腹股沟
想要健脾,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拍打腹股沟。
《黄帝内经》: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
两髀就是大腿内侧与小腹交接处的腹股沟部位。
常常拍打腹股沟,促进血液循环,畅通经络,就像是把容易堵塞的河道处疏通,让气血顺利通过,那么淤积在这里的毒素,寒气,也就顺势冲破。
特别是有一些湿气,会往下走,变成下焦的湿气,而我们每天久坐,这里不通,就会留下更多,还有一些尴尬的白带问题。
每天拍打腹股沟30分钟,气血运行加快,会把这里的垃 圾推走,自身环境流动了,也不容易有湿气。

膀胱主司 水液代谢 ,与肾(主水)相表里,共同调节全身水液平衡。这时候,刺激膀胱经可促进 全身水液循环 ,加速湿浊排出。
按揉这个穴位,祛湿效 用加倍
最简单的就是按揉承山穴。承山穴是祛湿大穴。膀胱经水湿之气在此固化,刺激后能“蒸腾水湿”
按承山穴,都会有明 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表示膀胱经上的阳气被激发,正在排出湿气。敏 感的人,还会看到舌头上的水液在按揉前后,肉眼可见的减少。

微微施力垫起脚尖,小腿后侧肌肉浮起的尾端即为承山穴。
如何按压呢?你可以用大拇指掐住这里揉按,感觉酸麻胀就对了,揉按3分钟左右。
这个穴位尤其适合:
久坐湿重者(下午浮肿明 显)。运动后小腿僵硬者。长期腰背不适人群。三、晚饭后21~23点大挑战,第3个祛湿黄金时间,坐着就能轻松祛湿想让脾胃干活,就一定要让他充 分休息,晚饭最好能在20点前结束,之后就不再吃任何东西了。如果你睡得早,也可以18~20点之间结束晚饭。睡前4小时不吃东西,让脾胃得到充 分休息。
不劳烦脾胃的一件事,帮助你去湿气,那就是泡脚。
足部是人体经络交汇点 :包含 足三阴经(脾、肝、肾) 起点及 足三阳经(胃、胆、膀胱) 终点,而我们泡脚的时候,水位一定要深一些(没过刚才说的承山穴最好),这样尽可能刺激到更多的穴位和经络。

巡行小腿的6条经络,内侧的3条「阴经」,外侧的3条「阳经」
激 活这些经络,可以帮助水液代谢,泡脚时微微出汗,也会直接带走湿气。
特别是在21~23点这段时间,正是三焦经当令的时候,"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此时泡脚可借助三焦经旺盛的气化功能,加速水湿代谢。
你有什么特别好的祛湿小妙招吗?欢迎留言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