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谷祥(1848—1903),这位晚清画坛的隐逸者,以笔为舟,在丹青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航迹。初名祥,字秋农,浙江嘉兴人,晚年自号秋圃老农,仿佛一株经霜的老松,在艺术园圃中默默扎根。

他的画笔能穿越时空——山水师法文徵明、沈周的清雅骨气,又得戴熙的苍润笔意,墨色间总透着几分文人的孤高。当沪上画坛盛行狂放草率之风时,他却如深谷幽兰,始终保持着清丽设色与细密笔法。俞曲园曾以"神品"盛赞其作,而胡公寿更愤然为他不平:"世人竟蒙昧至此,不识秋农笔下自有烟霞!"

在北京的岁月里,他的松针能刺破宣纸的沉寂,山石则蓄着千年苔痕的厚重。翁同龢观画时必屏息凝神,王懿荣称其青绿"如掬翡翠入怀"。南归苏州后,他与顾子山等结社怡园,七子挥毫的风雅,至今仍在沧浪亭的水波里荡漾。

晚年寓居寄园,这位无家的画隐者,却在《瓶山画隐图》中筑起了精神桃源。当他绘下《松风水月》自画像时,月光已浸透纸背——那是文人最后的孤傲与皎洁。五十六载人生虽短,但他笔下的仕女仍提着绢灯,在艺术的长廊里照亮后世。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