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CPI

美国CPI数据来了,下周美联储利率决议前最后一个通胀数据。黄金在周二大跌后昨天震荡修正,今天黄金就一

美国CPI数据来了,下周美联储利率决议前最后一个通胀数据。黄金在周二大跌后昨天震荡修正,今天黄金就一

美国CPI数据来了,下周美联储利率决议前最后一个通胀数据。黄金在周二大跌后昨天震荡修正,今天黄金就一张图,3650区域定多空,今天文章详细分析了,可以去查看!
重要数据出炉,形势好转。8月CPI,PPI数据公布,CPI降0.4%,PPI降2

重要数据出炉,形势好转。8月CPI,PPI数据公布,CPI降0.4%,PPI降2

重要数据出炉,形势好转。8月CPI,PPI数据公布,CPI降0.4%,PPI降2.9%,但值得注意的是,核心CPI上升0.9%,已经连续四个月上升。所谓核心CPI,就是剔除食品和能源的价格之后,计算出来的CPI,这个能够避免食品和能源的周期波动给数据带来的干扰,能够更加真实的反映物价状况。而PPI下降2.9%,降幅比上个月明显改善,说明原材料价格在逐渐向上,需求逐渐增加。CPI反映的是终端消费价格,也就是大家愿不愿意买东西的情况。PPI反映的是原材料采购价格,也就是工厂愿不愿意增加生产的情况。这两个数据对于整个经济状况有一个非常直观的参考,也是我们判断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上个月这两个指标都有了不错的改善,也说明我们处于一个触底反弹的阶段。这对于整个市场都有比较好的支撑作用。我们一直再说,这轮市场反应的的确比预期要早,但完全没有到高位,甚至还仅仅处于刚开始启动的位置。所以大家没必要一惊一乍,扶稳坐好,跟随市场一起慢慢向上。
9.10:CPI数据出炉后A股早盘下跌,午后能否绝地反击?①今日上午,8月CP

9.10:CPI数据出炉后A股早盘下跌,午后能否绝地反击?①今日上午,8月CP

9.10:CPI数据出炉后A股早盘下跌,午后能否绝地反击?①今日上午,8月CPI与PPI数据正式公布:CPI同比下降0.4%,PPI同比降幅收窄。关于数据的具体解读,大家可自行查询分析,此处不再展开。②今天对我而言是个关键节点,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投资者关注着我的预判是否准确。从早盘表现来看,大盘走势基本符合预期,当前核心关注点在于午后能否开启反弹。我的观点是午后大概率会反弹,从深圳成指的技术形态分析,当前走势属于E浪回踩,回踩结束后有望进入3浪上涨阶段。③回顾上周五,市场已有资金入场布局,而有资金参与的行情往往会呈现N字型走势。结合当前盘面,目前正处于N字形态中间的下跌段落,属于趋势中的正常调整。④若今日午后能如期反弹,从趋势延续性来看,tomorrow与后天市场大概率还有冲高空间。虽说从理论逻辑上完全说得通,但如果这一预判能在现实中兑现,仍会让人觉得有些超出预期。⑤最后分享一个核心干货:炒股最重要的能力是理性思维,同时这也是最难掌握的能力。大家分析市场问题时,一定要保持理性判断,不要单纯依赖我的预判,更要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与操作逻辑。

8月份的CPI数据发布了,还是让人大吃了一惊,同比下降到了-0.4%,也就是说又

8月份的CPI数据发布了,还是让人大吃了一惊,同比下降到了-0.4%,也就是说又重新回到了0轴之下,感觉距离今年2月份最差-0.7的增长越来越接近了,从这个角度而言,消费还是没戏啊,要不之前表现较好的白酒今天直接低开下挫,如此看来消费复苏的路任重而道远。但是比较反常的是,CPI数据下跌,股市似乎反应很正面,开盘之后三大指数全线反弹,创业板指数最大涨幅达到了1.6%,而沪指上涨了7个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感觉这是市场在用负面反馈正面,因为CPI数据差意味着消费市场的不景气,未来政策面会加大刺激的力度,这对股市当然是预期性利好了,从这个角度看,今天大盘好像暂时没啥问题了,沿着20日线还能反弹一天,至于力度如何就看市场的成交问题了,今天能不能保持2万亿元的成交至关重要。
中国让出世界经济第二位置?经济规模再次被欧盟超过,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徳莱恩大松

中国让出世界经济第二位置?经济规模再次被欧盟超过,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徳莱恩大松

中国让出世界经济第二位置?经济规模再次被欧盟超过,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徳莱恩大松了一口气,但欧洲人并没有兴奋起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刚放出来的最新数据显示,欧盟GDP达到19.99万亿美元,中国是19.23万亿美元,就差这么一点点,欧盟把“第二”的头衔抢了回去。可你要是真以为欧洲经济这下牛起来了,那可就上当了!这场“反超”看着热闹,实则全是水分,跟真正的经济实力半毛钱关系都没有。首先得说清楚,欧盟能超过我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汇率在“搞事情”。2024到2025年,美国那边开始降息,美元没那么值钱了。而欧盟这边呢,因为能源价格稳住了,欧洲央行还维持着高利率,欧元一下子就值钱了—之前1欧元换1.08美元,现在能换1.15美元。就这汇率一涨,欧盟的GDP换算成美元,平白无故多出来1.2万亿美元!反观中国,这段时间为了帮企业稳外贸,缓解汇兑压力,人民币对美元有3%左右的正常波动。这么一来,咱们的GDP按美元算,自然就少了一块。其实这种事儿早有先例,2018年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后来汇率一回归正常,咱们很快就把“第二”的位置抢回来了。所以这次欧盟的“领先”,就是汇率捣的鬼,跟经济好不好没关系。更扯的是,欧盟的GDP里,还掺了不少通胀的“虚胖”水分。2025年初,欧元区的通胀率虽然从高点降下来了,还有3.2%,远超2%的目标。就拿德国来说,今年第一季度名义GDP同比涨了4.1%,看着挺厉害,可扣除物价上涨后,实际只增长了0.8%!也就是说,近80%的增长都是物价涨出来的,根本不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变多了。再看中国,2025年咱们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只涨了1.5%,核心CPI才1.2%,属于低通胀、稳增长的好状态。咱们的GDP增长是实打实的—工业增加值同比涨了5.3%,高技术制造业更是涨了8.1%。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的产业增长,欧盟就算GDP数字再高,也没这实打实的底气。还有统计方法的差异,也把这场“反超”吹得更邪乎了。欧盟算GDP的时候,对知识产权服务、金融衍生品这些虚拟经济的统计特别宽松。2025年欧盟金融服务业占GDP的22%,里面好多跨境金融交易虽然算进了总量,可根本没给实体经济带来就业,也没推动产业升级。更有意思的是,欧盟内部其实乱得很。虽然整体GDP超了中国,但成员国之间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德国、法国靠着汽车、航空航天产业还能撑撑场面,希腊、意大利这些南欧国家,债务高得吓人,青年失业率超过20%,内部市场根本没整合好。中国这边呢,“双循环”格局下,内需市场越来越给力。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涨了7.2%,居民服务消费支出占比达到4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65%。这种靠内需拉动的增长,受外部环境影响小,后劲特别足。而且从长远来看,中欧经济的比拼,根本不是GDP数字的较量,而是产业升级和创新能力的赛跑。2025年中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能源这些战略性产业上砸了不少钱,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8%,5G基站突破400万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的12.5%。说到底,2025年欧盟GDP反超中国,就是全球经济转型期的一场“短暂热闹”。冯德莱恩为数字欢呼,可欧洲老百姓心里门儿清—真正的好日子,不是看GDP排名,而是看能不能稳稳找到工作、收入能不能涨、生活有没有保障。中国经济一直盯着高质量发展,不玩数字游戏,只练真本事。随着咱们产业升级不断推进,内需市场持续发力,欧盟这种靠汇率、通胀、统计方法堆出来的“领先”,根本撑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