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铁矿石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很多人都奇怪,一个没有多少知名工厂、没有大规模制造业的国家,为什么能成为全球人均GDP排名前二十的富裕国家。澳大利亚就是这样的典型,看似没有雄厚的工业体系,却能长期保持高收入水平和高福利社会,这背后既有大自然的馈赠,也有制度和管理上的智慧。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几乎决定了它的经济底色,这个国家面积广阔,人口却只有两千六百多万,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规模。地底下埋着各种世界级的矿产资源,铁矿石、煤炭、天然气、铀矿储量都排在全球前列,铁矿石出口常年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海运市场的六成以上。中国、日本、韩国的钢铁厂几乎都离不开澳洲矿石,天然气出口一度超越卡塔尔,成为全球最大供应国之一,少量人口分摊庞大资源出口带来的财富,国家自然容易显得富裕。农业也是澳大利亚经济的一大支柱,虽然大部分土地气候干旱,但可利用的耕地和牧场面积极其广阔,澳洲的羊毛品质高,长期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牛肉、羊肉出口到亚洲各国超市,成为常见的商品。这里的农牧业经营方式现代化程度高,很多牧场利用卫星定位和无人机管理牲畜和农田,一个农民能管几千上万亩地,高效的农业模式让这个人口不多的国家依旧能在全球粮食和畜产品市场占据优势。除了资源和农产品,澳大利亚还善于把钱花在长远发展上,矿产收入不仅用于财政开支,还设立了主权财富基金,将资源红利转化为长期投资。这部分资金流入全球金融市场和不动产投资,积累成庞大的储备,这样即便资源价格波动,也有缓冲空间,不至于财政出现大崩溃。服务业在澳大利亚的比重更是惊人,占到GDP的七成以上,教育是最重要的板块之一,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高校吸引了上百万国际学生,中国学生占比尤其高。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学费,还有日常生活消费,对经济贡献巨大,旅游业同样吸引了全球游客,大堡礁、黄金海岸、悉尼歌剧院等地标每年迎来数千万游客,这些游客的消费拉动了住宿、餐饮和交通行业。金融业的影响力则更隐蔽,悉尼是亚太地区的重要金融中心,当地证券交易所每天交易额达到数千亿澳元,国际银行和投资机构纷纷入驻。这种结构让澳大利亚看起来“没什么工业”,但生活水平和经济稳定性却依旧很高,居民的财富积累不仅依靠工资,还有房地产市场的长期上涨,过去二十年,澳洲房价涨幅显著,很多家庭借此增加了资产净值。房地产带动建筑和服务业发展,也提升了消费能力,再加上全民医保、养老金和教育补贴,普通人能享受到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这种安全感也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不过问题并不是不存在,澳大利亚的经济高度依赖资源价格,铁矿石和天然气出口占了财政收入的大头。一旦全球需求下滑或主要客户国减少进口,财政状况就会立刻受到冲击,2023年铁矿石价格下跌二成,财政就从盈余变为赤字,这种情况在过去也曾多次出现。政府提出过“经济多元化”的口号,希望在制造业和科技产业上有所突破,但现实的难点是人口规模太小,市场容量有限,企业缺乏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和德国、日本这样的工业强国相比,澳大利亚几乎从零起步,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难度极高。全球能源结构的变化也给澳大利亚带来不小压力,新能源的普及正在削弱对煤炭的需求,中国也在积极寻找铁矿石供应替代国。未来如果资源出口量减少,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模式可能需要重新调整,虽然政府在氢能源、量子计算等新兴产业上投入,但这些能否真正成为新的支柱,还存在不确定性。尽管挑战不少,澳大利亚在资源利用和财富管理上的确比很多资源型国家更有远见。它并没有陷入“挖矿、暴富、挥霍、枯竭”的恶性循环,而是通过制度安排,把资源变成长期收益,用透明的税收和投资机制把钱花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领域,让全体国民都能分享到红利,这种治理模式为其他依赖资源的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澳大利亚的富裕既是资源天赋,也是制度与战略选择的结果,它向世界展示了一种可能:一个国家不一定要靠庞大的工业体系,也能依靠资源、农业、服务业和稳健的制度设计走向发达。但未来要想继续保持优势,还得逐步培育新的竞争力,不能永远依赖地底下的矿石,真正的考验,是在资源红利消退后,能否靠创新和智慧维持住这份富裕。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之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慢慢的去工业化。主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之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慢慢的去工业化。主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之后,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会慢慢的去工业化。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工业又苦,赚钱又少。特别是钢铁行业发展工业很难,那么究竟有多难呢?钢铁行业从一开始就像是个吞金的无底洞,从铁矿石刚挖出来的那一刻起,烧钱的闸门就关不上了。你以为挖矿石就是找个铁疙瘩那么简单?大型采矿设备一天的油钱就能顶上小工厂一个月的开销,更别说深山中的矿脉还得修铁路、建港口才能运出来。这些矿石要跨越大洋送到钢厂,万吨巨轮烧的重油比工厂半年的电费还多,光是运输成本就能吃掉不少利润。等矿石运到了钢厂,真正的花钱大头才刚开始。建一座像样的钢铁厂,光是那几座炼钢高炉就够让投资人头疼的,浇筑炉体的耐火材料比黄金还金贵,一套连铸设备能买几十套房。欧美国家的土地成本更是高得离谱,光是厂区征地的钱,就能在发展中国家建半座新厂了。更要命的是设备还得天天保养,炉膛温度一降,维修费用就蹭蹭往上涨,就像家里的老汽车,越老越能花钱。好不容易把钢炼出来了,人工成本又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人时薪能抵上发展中国家工人一天的收入,工会还三天两头要求涨工资、加福利。这边刚答应涨薪,那边产品价格就被市场压下来了,形成了“工资涨-成本高-利润降”的死循环。有些老厂光是退休工人的养老金,就让企业喘不过气,哪还有钱搞技术升级?环保这道坎更是让欧美钢铁企业如履薄冰。现在的环保法规就像不断收紧的绳索,脱硫塔、废水处理系统这些设备,投入相当于半个工厂的造价。要是排放稍微超标,罚款单就能让利润表瞬间变绿。为了达到碳中和目标,还得花钱搞清洁能源改造,用电解炉代替传统高炉,电费成本直接翻番。这些投入砸下去,钢铁的价格怎么降得下来?更让人无奈的是,钢铁这生意本身利润就薄得像纸。一吨钢卖出去赚的钱,可能还不如手机店里卖一部手机的利润多。辛辛苦苦炼一年钢,利润说不定还抵不上科技公司一个季度的分红。资本都是聪明的,看到这种苦哈哈的生意,自然会转身投向更赚钱的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毕竟投资人不是慈善家,谁愿意把钱砸在回报率低的行业里?全球化更是让这局面雪上加霜。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环保要求没那么严,土地成本也低,同样炼一吨钢,成本能比欧美低三成。欧美钢厂这边还在为环保罚款头疼,那边东南亚的新建钢厂已经用低价抢走了订单。就像候鸟迁徙找温暖的地方,钢铁产业也跟着低成本地区跑了。美国铁锈地带那些空置的厂房,就是产业转移最明显的脚印。说到底,发达国家去工业化不是因为钢铁没用了,而是养不起这种高成本的产业了。钢铁行业需要的不光是钱,还有能忍受低利润、高投入的耐心。当整个社会都在追求快钱和轻松利润时,没人愿意再守着炼钢炉过日子。可别忘了,能把这种苦生意坚持做下去的国家,才真正握住了工业的命脉。毕竟高楼大厦要钢,汽车高铁要钢,就连高科技产品的生产线也离不开特种钢材。只是这背后的难处,没亲身经历过的人根本想象不到。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很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很

很多人都不明白,澳大利亚连像样的工业都没有,为什么那么富裕?其实原因很简单。很多人不理解,澳大利亚看起来没什么工厂,也不像咱们那样到处是生产线,为什么还能那么有钱?生活水平还那么高。其实这事儿没那么复杂。咱们得先打破一个观念:一个国家要有钱,不一定非得靠造手机、造汽车。富裕的路子不止一条。澳大利亚走的是另一条路——它卖的是地里长出来的、矿里挖出来的,还有脑子里创造出来的东西。先说说地里长的。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阳光充足。这些东西听起来普通,但组合起来就是农业的王牌。他们养了将近一亿只羊和两千多万头牛。这些动物吃的是草,挤的是奶,长的是肉,最后变成羊毛、牛排、奶粉卖到全世界。澳大利亚农民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用技术种地。自动化灌溉、无人机撒药、卫星看庄稼长势。他们不拼苦力,拼的是效率和科学。所以产量高,质量还好。中国人买的奶粉、吃的牛肉,很多都来自澳大利亚。需求一直在,他们就能一直赚。再说矿。澳大利亚运气太好,地下几乎全是宝贝。铁矿石、煤炭、黄金、天然气……要什么有什么。中国过去几十年大搞建设,需要大量钢铁,炼钢就需要铁矿石和煤。澳大利亚恰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他们挖出来,装船运到中国、日本、韩国,钱就源源不断地进来。这就像你家后院有个金矿,而且全世界都想来买。你不需要会造手机,只要会挖矿就能过得很好。但光靠卖资源,容易受市场价格影响。价格跌了怎么办?澳大利亚人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所以他们把赚来的钱投入另一个领域——教育和服务。澳大利亚的大学在全球排名靠前,吸引大量国际学生,尤其是来自中国、印度、东南亚的学生。这些学生来读书,支付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两三倍。他们还要租房、吃饭、逛街、旅游。教育成了一个大产业,不仅赚钱,还拉动了消费。另一个隐形财富来源是旅游。悉尼歌剧院、大堡礁、黄金海岸……风景好,空气清新,全世界的人都想去玩。游客来了就得住酒店、吃饭、买东西,这又创造了收入。还有一点很重要:人少。澳大利亚只有两千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上海市的人口。但他们的国土面积却和中国差不多大。资源总量多,分到每个人头上就多了。这叫人均资源占有量高。举个例子,澳大利亚卖矿一年赚一千亿,中国也赚一千亿,但中国要分给十四亿人,澳大利亚只分给两千多万人。所以你看,他们自然就富裕。而且他们不傻,知道资源总有一天会卖完。所以澳大利亚一直努力发展技术和服务业。你在农场看到的是自动化机械,在矿场看到的是无人驾驶卡车,在城市里看到的是金融、医疗、教育这些高端服务业。他们不追求工厂的数量,而是追求价值的质量。卖一块牛排,不是简单卖肉,而是卖“安全、优质、可追溯”的品牌。卖铁矿石,不是简单卖石头,而是提供稳定、高品位的供应链服务。卖教育,不仅是发文凭,而是提供国际认可的学历和体验。这种模式听起来轻松,其实也需要智慧。他们注重规则,保护环境,不滥挖滥采。法律严格,商业守信用,所以全球都愿意和他们做生意。投资者觉得安全,愿意来投资,钱就滚起来了。当然,这背后也有历史原因。澳大利亚早年是英国殖民地,继承了英国体系,经济起步早,基础建设好。他们又离亚洲近,正好赶上亚洲经济崛起的快车,顺理成章成了亚洲国家的资源供应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一个月都挣5000块钱,澳大利亚工人好像过得特别滋润?其实在本地服务上,两国工人感觉差不多。比如在澳大利亚,洗次车30澳元,理个发50,下馆子人均80,住一晚快捷酒店150澳元。换算到国内,你会发现价格数字居然差不多——洗车30元,理发50,人均80吃饭,150住酒店。所以单纯看这些日常消费,两国工人的购买力确实很接近。但一涉及到买“东西”,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澳大利亚工人买一台中国制造的60寸电视,只要499澳元,还不到月收入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他一个月工资能买10台。买双越南产的耐克鞋79澳元,一天工资能买两双。买一部印度组装的iPhone也才999澳元,一个月能买5部。反过来看国内工人:买同样的电视可能要花2300元,抵上大半月工资;买耐克鞋大约370元;买iPhone则要整整5000元,一个月白干。所以你看,澳大利亚工人的幸福感,其实来自于“用发达国家的收入,买发展中国家制造的商品”——这中间巨大的汇率差,让他买进口产品显得特别便宜。但这里有个关键问题:如果澳大利亚人一直买外国货,澳元就会不断外流,导致货币贬值,这种购买力优势慢慢就会消失。那为什么现在还能维持呢?原因在于澳大利亚能通过其他方式把钱挣回来。比如出口矿产、农产品,或者发展教育、旅游吸引海外消费……国家之间的经济平衡,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享受,背后是一整套复杂的往来与循环。

铁矿石期价日间盘领涨 机构提醒关注需求端钢厂表现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严晓菲)9月9日日间盘,国内商品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其中铁矿石期货领涨。截至15:00收盘,铁矿石涨超2%,鸡蛋、沪金、原油等涨超1%,菜油、锰硅、短纤等微涨。跌幅方面,苹果、多晶硅跌超3%,...

铁矿石价格升破每吨107美元 创2月末以来最高盘中纪录

[铁矿石价格升破每吨107美元创2月末以来最高盘中纪录]财联社9月9日电,截至当地时间12:14,新加坡铁矿石期货上涨1.55%,至每吨107.05美元,创2月末以来最高盘中纪录,有望创下自1月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连涨纪录。
巴西宣布了! 9月6号,巴西官方公布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8月卖给美国的东西

巴西宣布了! 9月6号,巴西官方公布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8月卖给美国的东西

巴西宣布了!9月6号,巴西官方公布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8月卖给美国的东西少了快两成,直接蒸发6亿多美元,罪魁祸首就是美国突然把关税抬到天价,铁矿石、糖、飞机这些扛把子商品被挡在了门外。要知道巴西出口的这些东西,可是它们最拿得出手的,可美国这一加关税,情况就全变了,在巴西圣保罗港,原本每周都有装满铁矿石的货轮,浩浩荡荡地开往美国,但8月份,货轮数量直接少了快四成,港口工人都闲下来了。糖业的情况更惨,巴西的糖,以前在美国市场上那叫一个畅销,可关税一加,价格蹭蹭往上涨,美国买家都望而却步,原本每周有两班糖业专列,现在变成了五天才有一班,仓库里的糖都快堆成山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也遭了殃,他们生产的E190客机,本来有一批是要卖给美国的,可关税一加,成本飙升,美国航空公司直接不要了,那些客机机身,只能可怜巴巴地躺在装配线上,等着新的订单。就连巴西的咖啡也没能幸免,7月份,巴西还往美国运了45万袋咖啡,关税一加,8月份就只剩25万袋了,美国连锁咖啡品牌没办法,只能把拿铁的价格涨了0.5美元,纽约的咖啡爱好者们不干了,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没有巴西咖啡的清晨”话题,阅读量都超过2亿次了。美国市场的大门“砰”地一声关上了,巴西可没坐以待毙,赶紧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地方,中国成了巴西最大的“救星”,8月份,巴西卖给中国的东西,比去年同期多了31%,青岛港那边,运巴西铁矿石的船队,比去年多了12艘,港口都忙得不可开交。印度对巴西糖的需求也暴涨了58%,孟买的糖商们,为了抢到巴西的糖,甚至派了专机去圣保罗谈判,就怕被别人抢了先,墨西哥人则盯上了巴西的飞机零部件,蒙特雷航空维修基地的仓库里,堆满了待组装的ERJ145客机组件。巴西对美出口占比由12.7%降至9.1%,对华出口则升至28.4%,印度、墨西哥和阿根廷组成的“新南方三角”占其出口23.6%。美国近期大幅加税,针对性明显:铁矿石关税意在吸引巴西精炼产能转移,糖业关税打击其乙醇燃料;航空关税针对巴航全球市场。本质上是为压制巴西产业升级、维护自身技术优势。巴西迅速反击,对美大豆加征25%关税,并加速推进与欧盟的自贸谈判,更具战略意义的是,巴西央行将人民币外汇储备比例提升至15%,被视为对美元霸权的“无声抗议”。美国这一轮加关税,简直就是把自己的贸易政策当成了武器,可当关税税率高到超过商品利润的时候,贸易自然就断了,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不仅让美国消费者遭了殃,纽约联储的研究说,咖啡关税让美国家庭每年要多花120美元,还催生了全球供应链的“去中心化”。巴西的应对策略就很聪明,他们没有跟着美国一起加关税,而是通过开拓新市场来降低风险,这种“东方策略+南方联盟”的组合拳,说不定会成为未来国际贸易格局的新方向。美国在关税高墙上越筑越高,以为这样就能保护自己,可他们忘了,在全球化的今天,封闭只会让自己被孤立,巴西们正在用市场的选择,书写新的贸易规则。等美国反应过来,说不定已经被时代抛在后面了,这场关税风暴,最终会让我们明白: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巴西突然宣布了​​9月6号,巴西官方公布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8月卖给美国的东

巴西突然宣布了​​9月6号,巴西官方公布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8月卖给美国的东

巴西突然宣布了​​9月6号,巴西官方公布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消息:8月卖给美国的东西少了快两成,直接蒸发6亿多美元,罪魁祸首就是美国突然把关税抬到天价,铁矿石、糖、飞机这些扛把子商品被挡在了门外。(据新华社)美国这一手关税大棒挥得可真狠!直接让巴西8月对美出口暴跌18.7%,损失金额高达6.34亿美元。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实打实的贸易重击。最惨的是巴西的支柱产业。铁矿石出口量骤减25%,糖类产品暴跌30%,连著名的Embraer飞机都卖不动了。这些可是巴西经济的命根子,现在被美国关税压得喘不过气。白宫嘴上说着"公平贸易",实际行动却是贸易霸凌。一边要求别国打开市场,一边把自己的大门关得死死的。这种双标玩法,简直是把国际贸易规则当擦脚布。巴西农民都快哭晕在仓库了。原本指着美国市场赚外汇,现在眼睁睁看着货物堆成山。圣保罗州的蔗农们联合抗议,举着"要贸易不要施舍"的牌子围住了美国领事馆。这出戏让人想起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当时美国也是这么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结果呢?中国反而加速产业升级,现在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打得美国企业节节败退。数据显示,美国近年对盟友也没手软。欧盟钢铝关税25%,日本汽车关税25%,现在又轮到巴西。说好的盟友情谊呢?在利益面前简直不堪一击。巴西政府这次硬气了一把。不仅立即向WTO提起申诉,还宣布对美国部分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咖啡、大豆、牛肉这些美国农产品要倒霉了。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而是共生关系。美国这么搞最后只会反噬自己。别忘了巴西是中国之后美国第二大农产品买家,真要撕破脸,美国农场主们第一个不答应。现在全球供应链已经够脆弱了,美国还在这添乱。通胀数据居高不下,消费者物价指数连续18个月超过5%,再折腾下去怕是又要重现1970年代的滞胀危机。这场贸易争端没有赢家。巴西损失了订单,美国消费者要多付钱,全球经济雪上加霜。但愿双方能回到谈判桌,毕竟贸易不是战争,不需要你死我活。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22年后重启运营卡帕内玛矿区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上证报记者9月5日从淡水河谷获悉,当地时间9月4日公司正式启用...卡帕内玛矿区将使淡水河谷铁矿石年产能增加约1500万吨,助力公司实现“到2026年使铁矿石年产能达到3.4亿吨至3.6亿吨”的目标。
铁矿石供应压力趋增

铁矿石供应压力趋增

与黑色金属其他品种高位显著回落不同,8月以来,铁矿石价格高位震荡,整体走势明显偏强。支撑矿价的原因主要源于两方面:一是钢厂生产平稳,矿石终端消耗长期处于相对高位,需求韧性尚可,从而使得淡季产业矛盾并未累积,直接...

2025财年福德士河铁矿石发货量为1.984亿吨 同比增长4%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记者8月27日从福德士河获悉,2025财年公司铁矿石发货量为1.984亿吨,同比增长4%。2026财年公司指导目标为:铁矿石发货量为1.95亿吨至2.05亿吨,赤铁矿C1现金成本为17.50美元/湿吨至18.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