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的办公室,夕阳透过百叶窗洒下几道金边,一场闲聊意外揭开了同事老李令人意外
今天下午的办公室,夕阳透过百叶窗洒下几道金边,一场闲聊意外揭开了同事老李令人意外的育儿观。这位57岁、即将退休的男同事,说起32岁未婚的儿子,言语间的通透,让在场所有人都愣了神。“你儿子快结婚了没有?”女同事半开玩笑地问道。老李正把保温杯塞进帆布包,闻言抬头笑了笑,眼角的皱纹里都藏着洒脱:“不关心,他结不结婚我也管不了。”这话一出,办公室瞬间安静下来。要知道,在我们的认知里,这个年纪的父母大多正为子女婚事发愁,托人介绍、安排相亲是家常便饭,可老李却像个局外人。他继续收拾着桌上的文件,语气从容:“以前还着急,现在想通了。要是他真选择不结婚,咱们还省下彩礼钱,也不用累得腰酸背痛帮他带孩子。”说着,他指了指自己常年贴膏药的后腰,“你们看看老周,儿子结婚掏空积蓄,现在退休了还得帮着带孙子,头发都白透了。”这话让大家陷入沉思。确实,如今结婚成本高企,从彩礼、婚房到育儿,每一项都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父母也难免被卷入这场“家庭战役”。老李摆摆手,又补充道:“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我们这代人总想着按老观念安排他的生活,可时代早就变了。他要是过得开心,结不结婚又有什么关系?”临走前,老李把办公桌上儿子的照片小心塞进抽屉:“前阵子他说准备和朋友创业,我还挺支持。只要他踏踏实实做事,比什么都强。”看着他背着包走出办公室的背影,我忽然意识到,在催婚这件事上,老李或许才是真正活明白了的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本就该是目送与成全,而非捆绑与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