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航母

俄罗斯这回恐怕要摊上大麻烦了!有消息称,欧洲国家正酝酿动用航母为乌克兰提供保护。

俄罗斯这回恐怕要摊上大麻烦了!有消息称,欧洲国家正酝酿动用航母为乌克兰提供保护。

俄罗斯这回恐怕要摊上大麻烦了!有消息称,欧洲国家正酝酿动用航母为乌克兰提供保护。据英国《金融时报》评论员拉赫曼透露,西方阵营内部正紧锣密鼓地讨论,计划借助美国的空中防御体系推动乌克兰实现停火,同时希望用更高效、更务实的办法为乌克兰雪中送炭,快速增强其作战实力。拉赫曼明确指出,西方讨论的所有保护方案里,都少不了加码供应防空武器这一项,目的就是有效拦截无人机袭击。除此之外,针对俄罗斯导弹打击的防护措施,还打算借力欧洲航母的作战能力。明眼人都清楚,欧洲国家里手握航母的,只有法国、意大利,以及早已脱欧的英国。其中意大利态度鲜明,明确表示绝不会向乌克兰派遣一兵一卒,英国又已脱欧。这么一来,能指望的可能就只剩法国了。要知道法国眼下也只有戴高乐号这一艘航母可用。要是欧洲真敢在俄罗斯明确反对、态度强硬的情况下,执意派航母介入俄乌冲突,有个问题就摆上了台面。法国这艘“戴高乐”号,到底能不能扛住俄罗斯高超音速导弹的凌厉攻势?更关键的是,俄罗斯面对这种直接挑衅,有没有胆量破釜沉舟,真把法国这仅有的一艘航母击沉?欧美对俄乌冲突俄航母舰俄航空母舰
中国815电子侦察船,为何各国不能攻击它,应该说不敢攻击它,这船看上去没啥火力,

中国815电子侦察船,为何各国不能攻击它,应该说不敢攻击它,这船看上去没啥火力,

中国815电子侦察船,为何各国不能攻击它,应该说不敢攻击它,这船看上去没啥火力,就两门小炮,跑得也很慢,可偏偏美国航母看见了就得绕着走,海盗更是躲之不及的。[横脸笑]在太平洋、印度洋等国际海域,经常活跃着数艘隶属于中国海军的815型电子侦察船,这些排水量约6000吨的舰艇外观朴实,仅配备少量自卫性小口径舰炮,却承担着现代海战中至关重要的信息搜集任务。自1999年首艘815型“北极星号”服役以来,这个系列已发展成为中国海军情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价值并非武力打击,而在于通过舰载的各类电子侦察系统,获取电磁频谱信息,具备强大的情报搜集和分析能力。815型最显著的外观特征是上层建筑的几个大型球形天线罩,这些天线罩内集成有多种频段的电子侦察设备,能够远距离截获、识别和分析雷达、通信等电磁信号,探测距离可达数百公里。舰上搭载的多波段雷达、电子支援措施系统、光电红外传感器和卫星通信设备协同工作,可实现多维度情报搜集,电子侦察行动力求在对方不知晓的情况下获取信号情报,其被动侦测系统通过接收对方设备主动发射的电磁波进行探测,自身不易暴露。通过分析这些信号的参数,可以识别目标装备型号,研判其部署态势和活动模式,为理解敌方意图提供关键情报支撑,这种战场情报准备能力是现代海战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旨在战前尽可能多地掌握敌方信息,以获取不对称优势。815型电子侦察船通常在国际海域活动,严格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航行自由的规定,其在国际法框架下的合法航行权利,是其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攻击在国际海域合法航行的军舰,构成对船籍国主权的侵犯和对国际法的违背。815型船的航行活动,能够得到中国海军整体力量的远程支持与策应,其行动并非孤立无援,可通过卫星通信与后方指挥中心保持联络,必要时也可得到海军其他力量的支援,根据国际法和自卫权原则,任何对中国海军舰艇的非法攻击,都将面临来自中方的坚决回应。海盗活动通常针对民用商船,会主动避开所有国家的军用舰只,这是其基本行为模式,作为军用舰艇,815型本身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且受到国家海军力量的保护,远非海盗团伙能够挑战的目标。美国航母编队在演习时若发现中国电子侦察船靠近,会高度警惕,并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其电磁信号安全,防止关键电子情报被截获,现代航母编队的战斗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子系统的优势,而这些正是815型船专门收集的目标。815型船能够记录航母编队雷达频率和工作模式、舰载机起降的电磁特征以及编队成员间的通信方式,这些数据一旦被获取,可用于未来导弹制导或反制措施,其获取的情报可为远程反舰武器系统提供目标指示信息,支持构建从侦察到打击的体系化能力。2008年后推出的改进型815A通过封闭式塔桅设计和优化的球形雷达罩提升了隐身性能,815A型不仅增强了卫星侦察能力,还配备了更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能够实时对海量电磁信号进行分类、筛选与解码,快速提炼出有价值的情报。目前中国海军已装备至少9艘815系列电子侦察船,包括舷号852至855、796等,形成了覆盖全球重要海域的常态化部署能力,这些舰船多以星宿命名,如“天王星”、“天狼星”、“天权星”等。815型电子侦察船的存在改变了海上力量博弈的维度,现代军事力量的强弱不再只看军舰吨位和火炮口径,更看情报收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这种信息优势往往比纯粹的火力打击更具战略价值。从技术发展趋势看,未来的海上对抗将更多体现在电磁频谱领域的较量上,谁能更好地掌握对方的电磁特征,谁就能在实战中占据主动,815型船通过长期积累的电磁数据库,正逐步提升中国海军在这一领域的能力水平。这些看似低调的舰艇实际上承担着现代海战体系中的关键节点功能,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古老军事智慧在现代战争中的具体体现。你觉得在未来海战中,像815型这样的信息收集平台会变得更重要,还是传统的火力打击舰艇仍占主导?如果你是军事决策者,会如何在信息获取能力和直接打击力量之间分配资源?
9月9日,中国官方宣布,9月10日)在长江口一个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实施交通管制

9月9日,中国官方宣布,9月10日)在长江口一个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实施交通管制

9月9日,中国官方宣布,9月10日)在长江口一个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实施交通管制,对此外媒猜测海军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可能会在9月份入列。93阅兵已经过去了,并没有宣布福建舰入列,所以目前最大的可能就是9月18日宣布入列了,当然了也有可能会到10月1日。对比美军,目前我国海军最大的2个短板,第一是核潜艇;第二是航母。不过,93阅兵上我们公开亮出了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那就证明我国的096战略核潜艇应该已经服役了,因为096才是巨浪3的标配。而在航母方面,这次93阅兵,我们亮出空警600预警机和三款舰载机,证明我国以福建舰为样板的新一代航母作战平台已经成熟了。而我军目前急需航母助阵,实现在西太地区对美日韩海军形成压制。从战力上讲,一个福建舰的航母打击群,要大于辽宁舰+山东舰的组合。如果类似福建舰的大型弹射航母,我们有三艘的话,在第二岛链内就手拿把掐了。
俄媒:台海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可能会面临远超战争的危险?届时,美国绝对不会干看

俄媒:台海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可能会面临远超战争的危险?届时,美国绝对不会干看

俄媒:台海一旦战争爆发,中国可能会面临远超战争的危险?届时,美国绝对不会干看着。这个手握全球最强军力的国家,大概率会把航母战斗群开到台海周边,明晃晃给“台湾当局”当靠山。你想,好几万吨的钢铁巨舰带着战机、导弹扑过来,整个区域的火药味能瞬间呛得人喘不过气。日本更不会当吃瓜群众。作为美国在亚太的“铁杆小弟”,日本自卫队早就在磨拳擦掌。一旦有事,他们很可能在东海拦路,中国的货船、油轮想从这儿过,门儿都没有——这等于直接掐住了海上运输的喉咙。最要命的是石油!中国八成的石油都靠海上运进来,台海一乱,美国航母在附近晃悠,日本再堵着东海通道,石油运不进来,工厂可能说停就停,连老百姓开车加油都得排队抢,这比战场上的子弹还让人闹心。芯片更是要断供!全球一半以上的高端芯片都从台湾来,打仗一打响,台湾的芯片工厂肯定得停。到时候,中国的手机、汽车、家电生产全得歇菜,甚至医院的CT机、航天的卫星项目都得跟着趴窝,整个产业链像被按了暂停键。粮食也会出大问题!中国部分进口粮食得走海上通道,台海一堵,粮食到港得延迟。国际粮商还会趁机抬价,再加上有人囤粮,超市里的米面油可能会涨价,普通家庭的菜篮子都得受影响。美国甚至还会拉着一群盟友搞事。他们可能联合欧洲国家,冻结中国企业的海外钱袋子,不让中国的产品卖到国外。这一下,多少外贸工厂得关门,多少打工人得丢工作,想想都头皮发麻。舆论场也会被搅浑!美国、日本的媒体会疯狂编瞎话,说中国是“破坏地区稳定的坏人”。一些不明真相的国家跟着起哄,中国在国际上会被抹黑,外交工作都得难上加难。金融市场也会乱套!台海一紧张,外国投资者会慌着撤资,中国股市可能会大跌,人民币汇率也会波动。国内银行得忙着应对资金流动,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别以为这些都是瞎猜!美国近几年一直在往亚太增兵,日本还修改安保法案,把台湾划入所谓“保护范围”,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动作,不是嘴上说说。但中国早有准备!能源方面,中国修了好多陆上管道,从俄罗斯、中亚直接运石油,就是怕海上通道被掐;芯片方面,国内企业拼命研发,现在不少中低端芯片能自己造,慢慢不用看别人脸色。解放军的实力更是今非昔比!航母一艘接一艘下水,战机、导弹不断升级,建起来的防御体系,能让美国航母不敢轻易靠近,日本自卫队要是敢拦路,也得掂量自己能不能扛住。最重要的是,中国护着国家统一的决心,谁都动摇不了!台海是中国的家务事,任何外部势力想插手,都得付出代价。真到那时候,14亿中国人会拧成一股绳,不管面对多大风险,都得守住国家的完整。
#印度公布首艘核动力航母研制时间表#【计划2037年正式服役,需要依靠大量外援,

#印度公布首艘核动力航母研制时间表#【计划2037年正式服役,需要依靠大量外援,

#印度公布首艘核动力航母研制时间表#【计划2037年正式服役,需要依靠大量外援,印公布首艘核动力航母研制时间表】作为印度“15年国防现代化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近日公布的雄心勃勃的核动力航母计划引发全球关注。《印度防务新闻》网站6日详细列出了印度想要打造自身航母需要突破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表示,研制核动力航母相关的技术与装备印度通过自研与采购都有可能获得,但如何有效整合将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几经变迁的印度第二艘国产航母“维沙尔”号据路透社日前报道,印度国防部在其发布的《2025年国防现代化路线图》中正式宣布,将启动该国第二艘国产航母、也是首艘核动力航母的建造计划。报道提到,印军宣称,“未来几十年,随着国家面临更大的挑战并承担更大的责任,军队必须配备相应的装备。因此,加强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按照该计划,未来印度核动力航母还将配备印度国产舰载战斗机。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航空系统总监拉贾拉克什米·梅农说:“我们已经通过轻型‘光辉’战机和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等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在空气动力学、材料和航空电子设备方面的专业知识,加上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进步,使我们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出第六代战斗机。”《印度防务新闻》网站称,目前印度海军拥有两艘航母,包括俄制“超日王”号(由“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改装而来)以及国产“维克兰特”号,均属于采用滑跃起飞、拦阻降落的4万吨级中型常规航母。而计划建造的第二艘国产航母“维沙尔”号属于6.5万吨级大型航母,采用核动力,具有更远的航程和更隐蔽的作战能力。据介绍,按照“1艘战备值班、1艘维修、1艘训练”的原则,印度海军多年前就一直规划拥有3艘航母,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实现。“维沙尔”号的建造计划也几经变迁。早在2011年印度海军就提出要建造6.5万吨级核动力航母,采用弹射起飞、拦阻降落模式,进而可以搭载固定翼预警机,从而使其舰载航空作战能力倍增。2018年年底,时任印度海军参谋长苏尼尔·兰巴透露,“维沙尔”号的设计工作正在推进,该舰的建造“预计将在3年内开始”,有望在21世纪20年代投入使用。但此后印度海军一再变更计划。由于印度此前并没有建造大型航母的经验,“维沙尔”号在设计之初就大量依靠外援。2015年印美海军就专门举行相关会议,讨论印度建造新航母的计划。据英国《简氏海军国际》杂志报道,当时印度海军联系了英国BAE系统公司、法国DCNS、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希望这些公司为“维沙尔”号的建造计划“提供技术和成本核算建议”。2019年,英国还传出消息称,印度正在与英国进行谈判,以购买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详细设计图,用作“维沙尔”号的设计基础。多项核心技术需要突破中国军事专家石宏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研制航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具备多种技术并将多种技术装备整合在一起,特别是核动力航母涉及的技术更多。具体来说,一艘核动力航母需要具备大功率舰用核反应堆、弹射器(蒸汽弹射或电磁弹射)与拦阻系统、舰载战斗机、舰载固定翼预警机、舰载无人机等。航母护航编队则需要具备很强的预警探测、防空、反导、反潜、反舰能力。《印度防务新闻》网站称,“维沙尔”号最核心的设计就是舰用核反应堆。报道称,核动力舰艇可以提供更长的续航时间、更大的总功率,同时不需要排放烟雾还能增强隐身特性。根据印度国防部发布的路线图,核推进技术不仅将用于航母,还将扩展到多达10艘印度海军的主要舰艇,这标志着印度海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转变,“它们将允许印度海军在印度洋及周边地区不间断地进行大范围的蓝水行动,从而在长期紧张时期极大地威慑对手。”此前印度海军已经在自行研制的“歼敌者”号核潜艇上应用了国产核反应堆,但其功率偏小,仅有80兆瓦。2024年印度媒体透露,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心(BARC)正在开发190兆瓦的核反应堆,为新一代核潜艇和航母提供动力。报道称,该反应堆最初将部署在核潜艇上,待获得经验并简化生产流程后,将部署到核动力航母上。外媒报道提到,尽管印度也在研制电磁弹射装置,但很可能会采用相对成熟的美国技术。早在美国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就表态支持向印度出售电磁弹射装置,如今美国特朗普政府也再度表态愿意向印度提供电磁弹射技术。《印度防务新闻》网站称,印度计划为“维沙尔”号购买两套为美国“福特”级航母开发的电磁弹射装置。此外,“维沙尔”号可能还将采用先进的综合全电力推进系统,它可以将电力精确地分配给动力系统、雷达系统和武器系统等用电设备,进而优化舰艇内部布局,易于兼容未来高能武器和技术。此前印度海军已经与通用电气公司签署了相关谅解备忘录。至于“维沙尔”号计划搭载的舰载机,预计将采用印度国产的新一代双发舰载战斗机(TEDBF)、“光辉”轻型战斗机的海军版本和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它们都是由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为印度海军研发的。据报道,除了舰载战斗机外,“维沙尔”号还计划搭载无人作战飞机、固定翼反潜飞机和固定翼预警机。时间表能否按期推进尚不可知《印度防务新闻》网站还列出了印度国产核动力航母的时间表:2026年,印度海军设计局和科钦造船厂开始概念设计,BARC进行核推进装置研究;2027-2028年,航母用核反应堆开始岸上测试;2029-2030年,“维沙尔”号开始铺设龙骨;2033-2035年开始第一阶段海试;2035-2036年开始舰载机上舰、电磁弹射装置测试等第二阶段海试,2037年正式服役,并在2037-2038年具备完全作战能力。石宏表示,印度在发展航母方面一直很坚定,并且有着长期的航母应用经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印度建造核动力航母所需要的多项核心技术已具备最基本的技术储备,那些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的领域,例如电磁弹射装置、固定翼预警机等,印度可能通过国外引进的方式来实现。但石宏也强调,对于印度海军而言,如何将本土研制和国外引进的不同系统进行有效整合,让整艘核动力航母具备完整战斗力,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鉴于印度国防项目此前的经历,能否如期完成还不好说。此外,如果印度国产核动力航母的电磁弹射装置、固定翼预警机等核心技术与装备都依赖美国,可能受到两国关系变动的影响,面临潜在风险。(环球时报9月9日文章作者晨阳刘扬)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福建”舰将于9月10日离开上海江南造船厂准备前往母港交付根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福建”舰将于9月10日离开上海江南造船厂准备前往母港交付根

该来的终于要来了,“福建”舰将于9月10日离开上海江南造船厂准备前往母港交付根据海事局消息,长江口9月10日一大型船舶深水航道出口航行交通管制。这个消息是“福建”舰基本是没跑了。目标母港现在看大概率是三亚,也就是交付南部战区海军服役。当然很多朋友说是不是再次海试,这个基本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央视在8月23日已经发布了“福建”舰为入列做准备的视频,并且暗示88年前黄浦江和88年后黄浦江的场景,所以大家都推测是9月18日交付。拭目以待吧,其实我们期待的是“福建”舰入列后能发不电磁弹射的视频。
未服役航母早已大面积生锈,中国制造能力遭质疑,专家:另有原因最近,又有人盯上中

未服役航母早已大面积生锈,中国制造能力遭质疑,专家:另有原因最近,又有人盯上中

未服役航母早已大面积生锈,中国制造能力遭质疑,专家:另有原因最近,又有人盯上中国航母的“锈迹”了。“福建舰还没服役就锈成这样”“国产航母是不是偷工减料”这类声音开始在网上刷屏,一些所谓“对比图”也被反复传播。乍一看,好像是抓住了什么“铁证”。但稍微懂点造船的都知道,这种表面锈根本不是问题,甚至是常态。真要较真,美军那堆年年刷漆的航母和驱逐舰也得先被嘲笑一圈。问题的关键不在“有没有锈”,而在“这是什么锈”。航母这种东西,从船体第一块钢板进场那一刻起,就等于踏上了“与锈共生”的旅程。无论是造船厂的潮湿空气,还是海上舾装的长期浸泡,或者海试时的高盐海雾,只要是铁,就不可能一点锈没有。防锈技术从来不是“完全防止氧化”,而是“可控腐蚀+有效处理”。航母上那些看起来“锈迹斑斑”的地方,多数都集中在非关键结构,或者在后续还要进行防腐层处理的位置。简单说就是,“先让它锈,再把它除掉,再涂上合适的东西”。而不是“它锈了,所以完蛋了”。而且别忘了,“福建舰”还在海试阶段,舾装流程没完成,很多区域没必要一开始就反复刷漆——那是浪费工时也浪费钱。打个比方,这就像装修时,你看到毛坯房的墙面上有水渍,然后大惊失色说“这房子漏水了”,其实压根没贴瓷砖呢。再说点国际通行的经验:美国航母出海时间一长,全身也是锈;F-35的隐身涂层含铁,也照样氧化;英国那艘“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刚服役两年,舰桥锈得像从废铁厂里拖出来的。是不是他们工业能力不行?显然不是。生锈,本来就是任何“钢铁+海水”的组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不是“有没有锈”,而是“抗腐蚀能力能不能顶得住”。这才是航母真正的门槛。中国能不能解决这点?目前来看,已经做得够扎实了。“福建舰”用的特种舰用钢,是鞍钢和几家材料研究单位联合啃下来的,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还具备一定抗爆性。而且中国的舰体结构涂层技术这些年进步很快,尤其是在“钢基—防腐层—抗附着层”这三层上,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技术路线。所以你看到的那一层锈,不是“关键受力部位出现腐蚀”,而是“表层没处理或处理还在流程中”。除锈、打磨、再涂装,是军舰保养的家常便饭。真的怕锈,就别碰海军。顺便说一下,为啥海军装备要用毒性防锈漆、甚至在底部做“刮底”作业?因为另一个敌人不是氧气,是海里的各种寄生贝类。这些小东西没几天就能在舰底聚成一层,附着牢、清理难、影响速度,还容易破坏涂层。所以很多军舰一出海回来,第一件事不是加油,而是“刮底”。清理掉那些“搭便车的动物”,对舰艇寿命反而比除锈更关键。这也是航母“频繁维护”的一部分。有人可能要问了:那美国生锈是打多了,中国生锈是没打都锈,能一样吗?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意思,其实答案也很直接:中国航母目前确实不像美军那样高频使用,但长期舾装+海试+港口近海高湿高盐的环境,对舰体腐蚀一点都不轻松。别说没打仗,光是泡水,时间拉长了,钢铁都要认输。而且越是先进的平台,越是讲究后续保养周期,不是“一次造好永不生锈”,而是“全寿命防锈设计”。海军设备上岸前锈了,是常规情况;锈了不除,才是不合格。目前来看,“福建舰”的锈迹是正常舾装工序的一部分,没有任何“质量隐患”性质。当然,这种技术问题被人放大到“工业信心”层面,也不是没由头。毕竟国产航母作为国家重大装备,天然会被拿放大镜看——自己人也看,外人也看。但我们得分清楚“可批评的事”和“被带节奏的事”。如果哪天真的在航母服役两年后发现甲板严重腐蚀、系统无法保障,那确实该被追问。但在海试期看到表面锈迹就一顿乱锤,那就不是批评,而是自嗨。看航母,别只看颜值。看工程,更别指望无瑕。
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轻启战端,并不是我们打不赢这些国家

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轻启战端,并不是我们打不赢这些国家

战争不可控,中国之所以不对菲律宾、越南甚至印度轻启战端,并不是我们打不赢这些国家,而是战争开启以后,很难按照设想结束。但人家背后有个“大哥”美国撑腰啊。2024年美国给了菲律宾5亿美元的军援呢,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啊,相当于给菲律宾送了一堆“武器大礼包”。而且美国还亲自下场,手把手教菲律宾在南海搞联合巡航,这就好比大哥带着小弟在咱们家门口瞎晃悠,故意找事儿。美国的航母打击群2024年8次开进南海,那航母可是海上巨无霸啊,每次来都像是在咱们家门口炫耀武力。还有那侦察机,像苍蝇一样来了1000多架次,到处嗡嗡嗡地乱飞,就是想打探咱们的情况。更过分的是,美国还把“堤丰”中程导弹部署到了菲律宾,这导弹的射程可不短啊,一旦有事,对咱们的威胁可不小。美国这明显就是想把菲律宾变成对付中国的桥头堡,拿菲律宾当枪使,咱们要是和菲律宾开战,那就相当于直接和美国对上了,这战争的规模和后果可就难以想象了。再说说越南,这越南吧,表面上和咱们称兄道弟的,可背地里没少干坏事。美国这些年在背后没少给越南递刀子。从2016年到2021年,美国卖给越南的军火就有2980万美元,虽然比起给菲律宾的军援不算多,但也不少了。而且美国还通过“印太战略”给了越南815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说是帮越南“维护海上安全”,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嘛,分明就是想在南海给咱们添堵。越南这些年也挺“上进”的,大力发展海空军,先后从俄罗斯引进多种先进舰艇、军机,像什么“猎豹”级导弹护卫舰啦,“基洛”级潜艇啦,整体军力在东南亚也能排前列了。越南还把130mm炮都搬到岛礁上了,这明显就是在加强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啊,咱们要是和越南开战,虽然能打赢,但美国肯定会在一旁搞事情,说不定还会趁机加大对越南的支持,到时候战争就会越拖越久,对咱们可没什么好处。最后说说印度,印度这个国家可有意思了,天天喊着“印度教民族主义”,一边和咱们在边境对峙,一边和美国搞“马拉巴尔”联合军演。2023年的第27次演习还拉上日本、澳大利亚组成“四国联盟”,这阵容看起来还挺唬人的,摆明了就是想在印度洋给咱们使绊子。美国和印度的军事合作也越来越紧密,2007年之后,美国先后向印度提供了C-130J运输机、P-8I反潜巡逻机和C-17运输机等先进装备,2025年起,美国对印度军售数额还会增加数十亿美元,还打算向印度出售F-35隐形战斗机呢。印度有了美国这些先进武器的支持,在边境上就更有点“飘”了,咱们和印度要是开战,印度背后有美国这个“大老板”支持,战争的走向就很难预测了,说不定会变成一场长期的消耗战,这对咱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啊,咱们中国可不是怕了菲律宾、越南或者印度,凭咱们的军事实力,打赢它们那是妥妥的。但战争这东西,一旦开始就不好收场,背后还有美国这个“搅屎棍”在捣乱,咱们不得不慎重考虑啊,咱们还是得稳扎稳打,发展好自己的实力,不到万不得已,可不能轻易开战啊。
英国航母为访韩绕行1000公里,坚决不靠近中国据外国商业卫星公司发布的图像显

英国航母为访韩绕行1000公里,坚决不靠近中国据外国商业卫星公司发布的图像显

英国航母为访韩绕行1000公里,坚决不靠近中国 据外国商业卫星公司发布的图像显示,当地时间9月7日,英军的“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已经离开了日本,抵达了对马海峡以东,目前距离韩国釜山已经不远了。此前,该航母在东京港停留了...
要建核动力航母印度近日宣布为期15年的国防现代化计划,将建造核动力

要建核动力航母印度近日宣布为期15年的国防现代化计划,将建造核动力

要建核动力航母 印度近日宣布为期15年的国防现代化计划,将建造核动力航母,且海军将首次采用印度制造的战斗机。依印度的实力能如期建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