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生物技术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一、监事会会议召开...
生物医药、创新药明天又得折腾了!美国那边要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媒体报

生物医药、创新药明天又得折腾了!美国那边要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媒体报

生物医药、创新药明天又得折腾了!美国那边要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媒体报道说,特朗普考虑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白宫的发言人还表示“并未积极考虑”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项针对中国药品的严格限制措施,这一消息由《纽约时报》率先报道,随即引发业界震动。根据获得的行政命令草案,特朗普政府考虑切断中国研发的实验性治疗药物渠道,这对中美双上市的医药企业可能带来重大影响。市场反应迅速而明显,以百济神州、再鼎医药为首的中美双上市药企领跌,带动其他在美上市的创新药企股价不同程度下滑。截至次日收盘,百济神州下滑10.59%,再鼎医药下滑9.81%,这种市场波动反映了投资者对中美医药合作前景的担忧。美国内部对这一限制令存在明显分歧,与白宫关系密切的知名投资者和企业高管,包括科技亿万富翁彼得·蒂尔、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等人主张进行果断打击。这些投资者认为中国的生物技术对美国构成生存威胁,他们的资金面临风险,因为他们持有难以变现的对新兴美国公司的投资。另一方面,世界上最大的制药商,包括辉瑞和阿斯利康,则持不同态度,过去几年,它们一直在中国采购低价的实验药物,冷落了开发类似药物的美国小型生物技术公司。辉瑞首席执行官阿尔伯特·布尔拉与特朗普培养了密切关系,但他警告不要采取会阻碍中国的政策。白宫发言人库什·德赛迅速出面澄清,表示政府并未“积极考虑”该行政命令草案,但这种澄清并未完全消除市场的忧虑。据知情人士透露,就在上周,政府官员还在征求美国生物技术投资者的反馈,包括交换行政命令草案的版本。中国创新药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杰富瑞7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生物技术对外许可交易额中32%来自中国,高于2023年和2024年的21%。中国创新药成本优势显著,研发成本较海外低30-50%,效率更高,临床资源丰富,这些优势驱动跨国药企纷纷来华采购。如果这项政策真的实施,美国制药业同样会受到冲击,中国是全球原料药的重要供应商,许多美国药品的活性成分来自中国。越来越多的美国药企与中国生物科技公司达成授权合作,引进中国开发的创新化合物。中美两国在临床试验领域有着广泛合作,限制措施可能延缓新药上市时间,提高开发成本。面对可能到来的限制措施,中国生物科技公司需要提前准备,调整战略,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探索其他国际合作机会。开发美国以外市场、加强本土供应链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将成为中国药企的必然选择。我们的全球化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保护主义和本土优先政策的挑战。中国企业需要做好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准备,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开拓多元化市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行稳致远。参考资料:新浪财经《特朗普政府拟限制中国药品,百济神州股价暴跌12%》
🌞中国亏大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神药”,被外资企业5500万美元首付买走

🌞中国亏大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神药”,被外资企业5500万美元首付买走

🌞中国亏大了!中国自主研发的“抗癌神药”,被外资企业5500万美元首付买走,紧接着该外资又转手将其卖了超90亿美元,利润高得都让人不敢想。(参考资料:2025-06-03澎湃新闻——又一款中国创新药卖亏了?5500万美元首付款卖出,再转手总额已超90亿美元)跨国制药巨头正将目光投向中国,对这里的创新药资产兴趣日益浓厚,然而,一个现实问题也随之浮现,这些源自中国的创新药物,其巨大的经济收益有时并未完全流向最初的研发者,而是被其他企业获取。近期的一笔交易将这一现象推至聚光灯下,6月2日,一家手握明星抗肿瘤药物的全球制药巨头,与一家在新冠疫情期间凭借mRNA疫苗声名鹊起的新型生物技术公司,宣布达成了一项重磅合作。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两家外国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深入探究后会发现,BNT327的真正源头在中国,普米斯生物技术公司,一家2018年成立的中国本土药企,是这款药物的最初研发者。2023年,普米斯曾与那家新兴生物技术公司达成协议,当时的协议授予了后者在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权利,普米斯为此获得了55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超过10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故事并未就此结束,到了2024年,这家生物技术公司以9.5亿美元收购了普米斯,从而获得了BNT327完整的全球权益,紧接着,便是今年6月那笔总潜在价值超过90亿美元的惊人交易。根据新协议,全球制药巨头将支付15亿美元的初始款项,这笔款项预计在第二季度入账,此外,至2028年还将支付总计20亿美元的非或有性年度款项,以及高达76亿美元的额外里程碑付款。前后两次交易对比鲜明,在约一年半的时间里,同一款药物的估值出现了数倍的差异,这让许多中国业内人士不禁感叹,普米斯或许“卖亏了”,但这并非孤例。2023年8月,恒瑞医药曾将其TSLP单抗项目SHR-1905许可给美国OneBio公司,恒瑞按协议约定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后续研发及销售里程碑款项累计可达10.25亿美元。仅仅数月后,2024年1月,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宣布收购OneBio,支付了10亿美元预付款和4亿美元的成功监管里程碑付款,葛兰素史克此举的主要目的,正是为了获得OneBio唯一的管线产品。面对2500万美元与10亿美元首付款的巨大差异,行业中再次出现了优质资产被“中间商”赚取差价的声音,恒瑞医药高管在回应时表示并没有卖亏,公司更看重合作伙伴的后续开发能力以及总体交易规模。当然,估值的变化也存在客观因素,即使是同一款药物,在不同时间点所处的临床阶段也可能不同。例如,普米斯最初授权BNT327时,该药物尚处于二期临床,而现在已进入三期临床阶段,交易价格出现差异合乎情理。从更乐观的战略角度看,这些看似“卖亏”的交易背后,蕴含着中国创新药企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深层价值,产品能被GSK这样的大厂最终看中,本身就是对其内在价值和品质的最好证明。对最初的中国研发方而言,这意味着最初协议中约定的潜在里程碑付款,能更快地从纸面数字转变为实际的现金流,否则,再高的潜在金额也无法真正兑现。中国创新药资产正日益受到跨国药企青睐,已成为行业共识,就在那重磅交易官宣的同一天,翰森制药也宣布与RegeneronPharmaceuticals达成协议,授权其在研的GLP-1/GIP双受体激动剂。Regeneron为此支付了8000万美元首付款,并承诺了最高19.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及双位数百分比的销售提成,这再次印证了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上的吸引力。国金证券的研报指出,中国医药产业的质量与创新能力正迈入新阶段,越来越多本土研发的1类新药在中国获批上市或获得优先审评,创新药企在2024年的销售业绩与授权收入均表现亮眼。随着中国创新资产的日益成熟,未来的授权交易预计将持续增多,ADC、双抗、核药等全球热点细分赛道,正成为中国企业展现竞争力的舞台。特别是PD-(L)1/VEGF双抗这一赛道,此前康方生物的产品曾头对头“击败”全球“销冠”K药,让该靶点受到全球瞩目,在BMS此次大手笔交易之前,辉瑞、默沙东等巨头也已购买了来自中国的同靶点药物。可以预见,中国其他拥有同类管线的企业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获得国际订单。虽然普米斯在BNT327药物的交易上似乎失去了很多,整个中国创新药行业看起来也损失不小,但我们要相信,中国创新药行业并不会因此而止步。随着中国科研实力的不断提升和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未来会有更多的国产创新药诞生,我们也期待着,在未来能看到国产创新药在全球医药市场上绽放光彩,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金河艾宠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天眼查显示,近日,金河艾宠易(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路贇,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由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比例 1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 经营范围含技术服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