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有多可怕?2000年,为了消灭60亿只兔子,澳大利亚出动轰炸机群,在自己
生物入侵有多可怕?2000年,为了消灭60亿只兔子,澳大利亚出动轰炸机群,在自己的国土上狂轰乱炸,尽管声势惊人,但持续150年的“人兔大战”仍没有分出胜负。马斯·奥斯汀从英国老家带来了24只欧洲兔子放生在自己的庄园中,仅仅是为了打猎消遣。那时候,没人把兔子当回事。毕竟在欧洲,兔子是再常见不过的动物,繁殖快、体型小,也就是孩子们喜欢追着玩,成年人大不了打几只当炖菜或狩猎目标。但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却与欧洲大相径庭:气候温暖,土壤肥沃,牧草丰富,几乎没有天敌。狼和狐狸这些控制兔群数量的捕食者在澳洲是极其稀有的,而那些原生动物像袋鼠、针鼹等,并不会对兔子构成威胁。正因为如此,这24只兔子落地澳洲后,就像到了天堂一样。几乎没有什么生存压力,它们可以随意地吃、喝、繁殖。欧洲兔子本就以惊人的繁殖能力著称,一只雌兔每年可繁殖5-6胎,每胎最多可达14只。短短几年,托马斯庄园里的兔子就“蹦”出了成千上万只,迅速蔓延到周边区域。而这一趋势一旦开启,就无法阻挡。到了1880年代,兔子的数量已经呈现爆炸式增长——数以亿计的兔群占领了广袤的农田和牧场。它们昼夜不停地啃食庄稼、牧草,挖洞破坏地表,使得大片土地沙化、退化,导致原生植被死亡,牲畜饿死,大量土著动物的栖息地也被摧毁,生物链几近崩溃。一场由兔子引发的生态灾难正在席卷整个大陆。面对这群小动物的疯狂入侵,澳大利亚人彻底慌了神。他们开始尝试各种办法遏制这场“兔子风暴”。一开始是物理手段:修篱笆、挖陷阱、布设捕兽夹,甚至组织成群的猎人用猎枪追捕。然而,这些方法都只是杯水车薪。兔子的繁殖速度远远超过捕杀的速度。于是政府出面干预,修建了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兔子围栏”,总长超过三千多公里,从昆士兰一直延伸到西澳,以期阻止兔群扩散。兔子顽强得令人发指,它们要么打洞穿过围栏,要么围栏年久失修后直接穿越,效果十分有限。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引进了生物武器——粘液瘤病毒(,一种会导致兔子患上致命疾病的病毒。初期效果确实惊人,兔子数量暴跌90%以上。可惜没过多久,兔群就出现了抗药性,病毒变异后杀伤力减弱,兔子再次强势反弹。随后又尝试了兔出血症病毒,也就是“兔瘟”,同样起初有效,但很快也失去了控制。到了2000年,澳大利亚政府不得不出动空军,派出轰炸机群对兔子密集区域进行轰炸。他们投放炸弹、毒饵,甚至使用燃烧弹和爆破装置,只为摧毁兔子洞穴和繁殖基地。这些画面看起来仿佛是某种战争大片的场景,只不过对手是成群结队的兔子。人类空前的武力,也未能彻底压制这场兔患。人兔大战打了一个半世纪,依旧没有胜负。到今天,兔子依旧是澳大利亚最严重的外来生物入侵物种之一。据统计,兔子每年给澳洲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高达5亿澳元以上。成片的牧场被啃成光土,粮食作物被侵害,土壤结构因兔子打洞松动而退化,许多原本栖息在低矮灌木丛或草地的小型有袋动物也因此濒临灭绝。更可怕的是,这场灾难还在继续。科学家表示,由于全球变暖和气候条件改善,兔子的繁殖期越来越长,抗病毒能力也在持续增强。人工控制和病毒干预的手段正在逐渐失效。如果不出现彻底的生物学突破,澳大利亚或许将永远无法彻底解决兔灾。讽刺的是,托马斯·奥斯汀当年只是想“增加一点乐趣”。他甚至曾说:“引进几只兔子,不会造成什么麻烦,反而能让乡村生活更接近故乡。”他没有恶意,也不是科学家,但历史不会因为无心之举而宽容谁。他死后多年,这24只兔子成了澳大利亚人民挥之不去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