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标签: 残疾人

残疾人志愿服务队社区公益行,微光点亮港城

残疾人志愿服务队社区公益行,微光点亮港城

(修晓燕于磊磊王丛林)9月11日,烟台市慈善总会、烟小暖公益发展中心、芝罘区残联携手残疾人志愿服务队以及官庄、三和、卧龙、篆山四个社区,共同举办“关爱残疾人·健康伴我行”义诊理疗志愿服务活动,将专业诊疗服务和志愿...
延平要闻|延平区残联:举办2025年残疾人联络员培训班

延平要闻|延平区残联:举办2025年残疾人联络员培训班

会议强调了持证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工作对于了解残疾人需求、制定精准帮扶政策的重要性,残疾人联络员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真正成为残疾人的“贴心人...

我市两名残疾人运动员受省政府表彰

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施妍 本报讯浙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对在第17届夏季残奥会上取得优异成绩...市残联说,2名湖州籍运动员表现出色,不仅为祖国和浙江争光,更彰显了湖州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市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生动典范。
百余残疾人在大同文瀛湖畔,开启了活力与温情的运动之旅

百余残疾人在大同文瀛湖畔,开启了活力与温情的运动之旅

9月11日9时,以“喜迎残特奥会,康复健身我快乐”为主题的 平城区第十五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 在文瀛湖风景区东广场启幕,130余名残疾人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共同开启一场充满活力与温情的运动之旅。健身操 是活动的亮点,它以传统...
残疾人群体逐梦直播电商赛道:“我们用坚强和乐观上链接”

残疾人群体逐梦直播电商赛道:“我们用坚强和乐观上链接”

南充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直播电商赛道岗位丰富、易上手,成为了不少残疾人群体当下的就业首选。“不仅是做主播,还能做客服、剪辑、打包分拣,实现劳动价值的同时,也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了更为可观、稳定的...

芜湖残疾人非遗文创作品故宫展闭幕

记者从市残联获悉,9月9日,“徽风皖韵·鸠兹泽瑞”芜湖市残疾人非遗文创作品展在故宫文创融合馆顺利完成展出。展览自7月15日开幕,历时57天,集中展示了刻纸、铁画、浆染、石刻等10大类近百件非遗文创作品,系统呈现了芜湖市...
湖北武汉,男子接手父亲工厂,连带留下所有残疾员工,工厂走下坡路时,他关闭食堂,带

湖北武汉,男子接手父亲工厂,连带留下所有残疾员工,工厂走下坡路时,他关闭食堂,带

湖北武汉,男子接手父亲工厂,连带留下所有残疾员工,工厂走下坡路时,他关闭食堂,带头不开空调,却做出了一个亏本的决定:每年花费70万元,优先保证11位残疾员工工资。对于男子来说,父亲留给他的不止是工厂,还有11位从小看着他长大的残疾“家人”。根据九派新闻9月10日报道,这件从父辈传承到子辈的暖心事,就发生在一座工厂内。36岁的程默力2012年大学毕业就从自己家工厂普通员工开始干起,21名员工里,有11名都是残疾人,这么年,父亲没有辞退任何人,不但陪伴他长大,还待他如同亲人一般。当他从父亲的手里接棒工厂那一刻,他就明白,这厂子和厂子里的人,都是父亲送给他的,是父亲托付的心愿,更是他发展的底气。直到后来,瓦楞纸厂没落了,他开始带着员工发展新模式,企业转型后,他首先就把这些残疾员工安排上了新岗位,让他们依旧发光发热,实现自身的价值。59岁的老王,年轻时是厂子里开机器的,现在在门口岗位,他高兴的说:“现在可比以前轻松多了”。64岁的老李,还被厂子返聘,退休前年收入就近10万元。就连财务也是一位残疾人。可别小瞧了这些人,他们身体有缺陷,工作起来比普通人还认真负责,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员工,才让程默力有了十足的底气敢于发展。如今,企业面积达到了4万多平方米,墙上贴满了荣誉,是程默力的,也是这群残疾员工的。有人说:这就是企业家与商人的区别,只有这种人才能配的上企业家的称呼。程默力不敢当,他曾经说:“只要企业在一天,我就会带着他们走下去,我希望改变更多的残疾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岗位,让他们通过劳动付出,换来回报。”
驻马店市开发区残联开展残疾人健身周活动

驻马店市开发区残联开展残疾人健身周活动

驻马店网讯(记者袁敏通讯员张冬丽)近日,市开发区残联组织开展...通过活动开展,不仅全面展示了新时代残疾人的精神风貌,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营造了全社会关注残疾人、关心和支持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良好氛围。
广州,一19岁自闭症男孩,凭借不懈努力获得省残联推荐,并成功被省机械技师学院录取

广州,一19岁自闭症男孩,凭借不懈努力获得省残联推荐,并成功被省机械技师学院录取

广州,一19岁自闭症男孩,凭借不懈努力获得省残联推荐,并成功被省机械技师学院录取,满怀期待地在开学日前往报到。不料,父亲一句善意的病情解释,竟让校方当场反悔,以“不收自闭症学生”、“怕影响他人”为由,将他和他的行李箱一同拒之门外。校方事后辩称面试时“不知情”,却难以解释为何忽略了他残疾证上清晰的等级标识。这个决定,不仅冰冷地剥夺了男孩期盼已久的学习机会,更让他错失了升学的最后时机。更气人的是,同一时间还有另外一个学生和男孩遭遇一样。2025年的夏天,对于19岁的少年张晓(化名)和他的家庭来说,本该充满希望和喜悦。张晓是一名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持有残疾人证,证号末尾为“54”,代表智力残疾四级,属于程度较轻等级。尽管面临挑战,张晓在家人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顺利完成普通小学、区特殊学校的教育,并成功考入一所重点职业高中的特教班,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2025年4月,通过省残联的选拔和推荐,张晓报考了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不久后,他成功收到了来自该学院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正式录取通知书。整个夏天,全家都沉浸在喜悦之中,为张晓的新学期做好了所有准备。然而,2025年8月30日开学报到日,意外发生了。当张晓一家满怀期待地来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时,在填写表格环节,因张晓书写速度稍慢,其父亲张华(化名)出于善意和解释的目的,主动向接待老师告知了张晓的自闭症情况。不料,老师与校领导短暂沟通后,当场明确表示:“我们不收自闭症学生”,拒绝为其办理入学注册。校方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你们来是不可能学得下去的,状况会变得越来越差”,并声称“怕影响我们正常的学生”。后续校方解释称,该招生项目“主要以肢体残疾及言语残疾学生为主”,面试老师当时未查验残疾证,发放录取通知书属于“不知情”下的操作。此举对张晓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打击,并因错过其他学校的招生截止期,导致张晓事实上失去了本年度的入学机会。尽管家长多次与校方沟通,要求出具书面通知,但校方仅同意电话通知劝退,拒绝提供书面文件。据悉,同年另一名被录取的自闭症学生也在入住宿舍后遭到类似劝退。有人说,我理解学校的顾虑,毕竟自闭症学生的介入确实需要配套的特殊教育资源和支持,普通职校可能缺乏相应的特教老师和管理经验。也有人说,这根本不是‘影响他人’的问题,而是赤裸裸的歧视!学校把自己招来的学生拒之门外,程序上完全说不通,伤害了一个努力想融入社会的孩子,令人心寒。那么,从法律角度,男孩及其父母应该如何寻求救济呢?校方一句不知情,显然理由不够充分,其行为涉嫌对残疾学生的歧视。《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残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普通高级中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拒绝招收的,当事人或者其亲属、监护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学校招收。张晓同学已通过正规招生考试并获得录取通知书,充分证明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校方在报到现场仅因其自闭症而拒绝招收,该行为的违法性是明确且直接的。校方辩称其招生对象以肢体残疾及言语残疾学生为主,但省残联的《通知》中使用的“为主”一词,在法律上属于指导性、倾向性表述,而非排除性、禁止性规定。校方以此为由拒收张晓,是一种对规定的曲解,实质上是基于残疾类型的歧视。显然,校方行为侵犯了张晓的平等受教育权,程序严重违法《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性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校方在做出拒收决定时,未对张晓的个人学习能力进行任何科学评估,仅凭“自闭症”的标签和主观臆测其可能“学不下去”、“影响他人”就武断决定,缺乏事实依据。同时,校方拒绝提供书面决定,剥夺了当事人寻求救济的正式凭证,涉嫌故意规避责任。且选择在报到当日劝退,导致张晓错失其他入学机会,客观上放大了对其受教育权的损害后果,有违公平合理原则。接下来,张晓及其父母可以立即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实名投诉和申诉,要求依据《残疾人保障法》规定,责令该学校招收张晓入学。此外,请求省残联履行法定职责,作为残疾人的代表组织,积极与校方及其主管部门进行协调和交涉,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此外,张晓方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继续履行录取通知书等相关协议,如无法履行,则主张赔偿。对此,您怎么看?

西宁有了10家残疾人“庇护工坊”

近日,我市残联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及《西宁市残疾人“庇护工坊”实施方案》,确定阳光手工编制坊等10家单位为全市残疾人“庇护工坊”,切实为有需求的残疾人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