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达不到的深度,鲸鱼却可以,难道鲸鱼肉比超级钢还硬?如果说深海是个压力考
核潜艇达不到的深度,鲸鱼却可以,难道鲸鱼肉比超级钢还硬?如果说深海是个压力考场,那抹香鲸绝对是拿满分的考生。这货能潜到3600米深的海里,来回自如。要知道,那地方每平方米承受的压力,差不多等于300头大象站在上面——毕竟水下每深10米,压力就多一个大气压。再看人类这边,法国有个叫吉翁・奈瑞的,不带任何装备,最多也就潜到139米。就算是核潜艇,用的都是超级钢、钛合金这些硬家伙,也差得远。美国的俄亥俄级最多潜400米,弗吉尼亚级能到500米。俄罗斯以前有艘共青团员号,外壳用了贵得快赶上黄金的钛合金,好不容易能潜1250米,可1989年在挪威北部的公海着了火,69个船员里就27个活了下来,最后还是沉了。有人就猜了,难道鲸鱼的肉比那些钢材还硬?其实不是。抹香鲸有自己的法子,下潜前先把肺里的气排干净,氧气都存在肌肉里的肌红蛋白里——这东西的含量是人类的10倍。下潜的时候,心率能降到每分钟4次,省着用氧,这操作够精明。它的身子基本是实心的,体内那些有空腔的地方,压力跟外面海水差不多,自然不怕被压扁。肋骨之间还有弹性软骨,胸骨能像弹簧一样收缩,慢慢适应深海的压力。核潜艇就麻烦了,里面是空的,得保持一个大气压让船员活下去,外面的压力全靠外壳扛。外壳再结实,焊接的地方也容易出问题。1963年,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在240米深的地方出事了,就因为一个焊接裂缝,129个人全没了。而且核潜艇里装了一堆设备、武器,还有不少人,体积一大,压力就更难扛。一个空心铁罐子,被那么大的劲儿挤着,能撑住就不错了。不过人类也在学鲸鱼的招。2012年,卡梅隆坐的深海挑战者号,沉到了马里亚纳海沟底,用的就是实心舱体设计,跟鲸鱼的思路有点像。咱们国家的奋斗者号、悟空号也挺厉害,悟空号还用了非金属耐压壳,不怕金属疲劳,这都是进步。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出一种仿鲸鱼肌肉的材料,受压的时候会变硬。还有人学深海琵琶鱼的骨头,那骨头空隙多,用3D打印做潜艇外壳,想法挺新鲜。鲸鱼这本事是几千万年进化来的,人类搞这些才几百年,能有现在的成绩已经不容易了。深海生态脆得很,探测归探测,别毁了人家的家,垃圾该清的清,该保护的地方得保护,这是本分。说到底,鲸鱼能潜那么深,不是因为肉比钢硬,是它整个身子从里到外都适应了深海。人类还在摸索,说不定再过些年,真能造出跟鲸鱼一样能在深海里自在游的东西。但现在,是真得佩服鲸鱼这本事对于这件事情,有网友表示,核潜艇用那么硬的材料也就潜千把米,鲸鱼光靠肉身就能扎到三千多米,这哪是肉硬不硬的事儿啊。还有网友表示,说白了就是思路不一样,鲸鱼是“随波逐流”,身子里没多少空气,压力内外平衡,自然不怕挤。核潜艇是“硬扛”,里面得留人、装设备,必须保持常压,外面水压全靠壳子顶,再结实的材料也有扛不住的时候,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潜艇出事了。人类现在学鲸鱼搞实心舱体,像那个深海挑战者号,不也下到海沟了吗?看来不是材料不行,是得换个思路。不过鲸鱼那套本事是进化了几千万年的,人类这点技术积累还真得慢慢赶。就是觉得深海挺脆弱的,不管是鲸鱼还是潜艇,去折腾的时候可别把人家家园毁了,不然以后想看这些奇观都难了。那么到最后,你们怎么看呢?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